自然景觀包括沙坡頭、胡莎、蘇峪口森林公園、滾鐘口風景區、金水旅遊區、西湖、崔明湖和何權湖。
人文歷史景觀有西夏陵、賀蘭山巖畫、白寺口雙塔、三官口明長城、水洞溝遺址、鼓樓、黃愚亭、海浮塔、承天寺塔、南關清真寺、那家湖清真寺、馬鞍山坎兒井、鎮北堡華夏西部影視城、中國。
沙坡頭
沙坡頭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是著名的沙漠生態治理和旅遊目的地。《中國國家地理》介紹寧夏沙坡頭是中國最美的地方。寧夏中衛沙坡頭旅遊區是壹個風景獨特的旅遊區。過去,沙坡頭因治沙成就而聞名。
沙湖
胡莎湖是中國首批5A景區,中國35個王牌景區之壹,中國十大魅力休閑旅遊湖泊之壹。胡莎旅遊區位於石嘴山市平羅縣西大灘,距銀川市西北56公裏。1990開發建設,每年接待遊客約60萬人次,成為祖國西北著名的旅遊熱點,因其獨特優美的自然景觀入選全國35個王牌景區。2009年,景區接待遊客78.6萬人次。2007年5月8日,石嘴山市胡莎景區被國家旅遊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景區。
西峽市
西夏城,原名“恒城堡”,位於黃河東岸的靈武市,靠近銀川黃河大橋,距銀川僅8公裏。原為明代駐軍營地,是明清東方八景之壹“衡城古都”的舊址。它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據史料記載,康熙帝就是在這裏親自簽下葛爾丹渡河的。
遊覽西夏皇城,欣賞西夏樂舞,享受西夏美宴,觀賞黃河落日。城墻外,依然是現代文明的景象。過了城門,就進入了八百年前的“西夏皇城”。厚重的城墻完全隔絕了塵世的喧囂,高高的角樓頓時讓人感到莫名的敬畏。
西夏王陵
西夏皇帝的陵墓位於西夏區賀蘭山的東麓。隨地形分布有西夏國帝王陵墓9座,王公大臣貴族陵墓200余座,佛寺遺址等。
西夏王陵
西峽有1和10多座磚窯,構成了壹個完整的建築群。它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墓地之壹,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地面遺跡。西夏陵建築風格獨特,面積大,墓葬集中。景區50多平方公裏,其中陵墓高大雄偉,被譽為“中國的金字塔”。
中華回族文化園
中華回民文化園位於回族歷史文化傳統最悠久的知名回民小鎮納家湖村,與納家湖村古老的穆斯林寺廟相得益彰,成為中國唯壹以回族文化為主題的旅遊景點。文化園緊鄰京藏高速永寧出口,以古老的納家戶清真寺和富有回族風情的納家戶村為基礎,以伊斯蘭建築文化、禮儀文化、飲食文化、宗教文化、農耕和商業文化為特色。
鎮北堡西部影院
位於西夏區鎮北堡鎮,原址為明清邊塞。著名作家張賢亮發現了它,並在80年代初將其引入電影界。迄今為止,獲得國際國內獎項的《牧民》、《紅高粱》、《黃河歌謠》都曾在此拍攝。
鎮北堡西部影院
影視劇60多部,如《黃河失戀》、《大話西遊》、《新龍門客棧》等。鎮北堡西部畫室在中國眾多畫室中,以質樸、原始、粗獷、蒼涼為特色。這裏拍的電影多,後起之秀多,國際國內影視獎項多,都是中國影視城之最,被譽為“中國壹絕”。因其對中國電影事業的特殊貢獻,享有“中國電影從這裏走向世界”的美譽。
賀蘭山的巖畫
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賀蘭口,距銀川市區60公裏。山口內有千余幅巖畫,分布在山谷兩側綿延600多米的懸崖和石壁上。以人像為主的巖畫占巖畫總數的壹半以上,其次是牛、馬、羊、驢、鹿、鳥、狼等動物。此外,還有狩獵和祭祀場景的雕刻圖案,以及日期,月份,星星,早晨,手,腳和西夏文字。它為我們了解和研究古代遊牧民族的歷史、文化、經濟狀況和宗教信仰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堪稱珍貴的國家美術館。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西夏區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在近萬公頃的範圍內,油松、刺柏、雲杉等參天大樹壹望無際。紅櫻桃、紫丁香、粉蒙古扁桃等珍稀灌木遍布山谷溝壑。層層疊疊的森林,五彩繽紛,變化無窮,令人嘆為觀止。
黃沙古渡旅遊區
黃沙故都原生態旅遊景區是寧夏新的王牌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濕地公園,中國最佳生態休閑旅遊勝地,明清寧夏八景之壹。景區內的沙漠風光、黃河古韻、天然濕地、黃沙抱長河的塞外奇觀,是原生態自助遊的好去處。
明代三官口長城
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是寧夏通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奇的主要道路。明政府為邊防安全修築長城(明代稱邊墻),並在三關設關,成為當時寧夏鎮防“四危”之壹。幾經改建和增建,城墻綿延於山頂之上,山高坡陡,頗有“壹人守之,萬人不能逼之”之勢。橫跨三關的長城,與棧橋、烽火臺相連,有控制西部沙漠、扼住咽喉的危險。
海寶塔
俗稱北塔,位於興慶區北部的海寶塔寺。這座寶塔是什麽時候建造的不得而知。據明代《萬歷碩放新記》記載,為南北朝大夏王赫連勃勃重修。為方形9層11級樓閣式磚塔,總高53.9米。登塔的時候,銀川被江南環繞。它在明清時期被列為寧夏八景之壹,被稱為“淩霄古塔”。寺廟樹木,亭臺樓閣,風景秀麗。每年農歷七月十五,該寺舉行“玉蘭”廟會,壹直延續至今。
鼓樓
鐘鼓樓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總高36米,由平臺、亭子、角樓組成。位於興慶區解放東街與鼓樓南北街交匯處。整個鼓,雕梁畫棟,氣勢磅礴。
黃愚館
不可能查出它成立的日期。據《明代寧夏弘治府城地圖》記載,黃愚亭的位置現居明代府城鼓樓所在地。清乾隆三年(1739),毀於地震。重建後稱為“玉皇閣”。玉皇閣高22米,占地面積約1040平方米。在壹個長36米、寬28米、高8米的基座下,中間有壹個南北向的拱形門道。西北側外有石階可登基座。整個建築群層層疊疊,屋檐相啄,布局巧妙,結構嚴謹。
南關清真寺
位於興慶區玉皇閣南街,是銀川市最大的清真寺。銀川穆斯林在1981集資重建了壹座具有阿拉伯風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築群。上殿可容納1300多人朝拜;下層有浴室、禮拜堂、女子禮拜堂、阿拉伯語學校、伊瑪目臥室、接待室等。在建築的中央矗立著壹個巨大的綠色穹頂,壹彎新月高高懸掛。廟前兩側建有30米高的“宣禮塔”,中間還設置了直徑15米的噴泉。整個建築布局嚴謹,裝飾華麗,精致典雅,富麗堂皇。成千上萬的穆斯林在“主麻日”或壹年壹度的回族傳統節日聚集在這裏從事民族和宗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