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大學怎麽學習?

大學怎麽學習?

了解大學校園年輕人的閱讀情況並不少見。大學校園是壹個匯聚知識、匯聚人才的地方,但大學裏的年輕人卻在為自己的讀書狀態發愁。壹項針對武漢七所部屬高校青少年閱讀情況的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表示很迷茫但不知道看什麽書或從什麽渠道有效獲取目標書籍。同時,近壹半的受訪者承認不知道如何學習,希望得到專業的指導。

為此,本文摘抄整理了壹些著名讀者的閱讀經驗和建議,供青少年閱讀。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易中天教授:

有兩種書。壹個是謀生,壹個是求心。以讀書為生不是讀書,而是學習。我說讀書,是指修心求道。養生第壹法是養心,養心之道無非讀書。大家都明白讀書無用,就是真的讀書。

陶芬新聞獎獲得者韓曉輝:

王蒙先生曾說:“對於任何人來說,讀書對他們來說都是困難的。”這是讀書的壹招,大學生要“啃”壹些有壹定難度的書。它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給妳帶來意想不到的幫助。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

在清理書架的時候,我基本上不會保留作者和譯者印了壹長串名字的書,也就是帶有“等待”“等待翻譯”字樣的書。寫作和發表過程越短,淘汰率越高。真正的閱讀是壹種文化行為,人們可以通過寫作來思考人類的文化傳統。

閱讀晦澀的書籍是壹種挑戰。只要忍著,堅持讀下去,妳就會豁然開朗。讀書不能跟風,對流行的東西要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選擇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書,有助於大學生加深對社會生活的理解,體味文化命運。

韓曉輝:讀書要有線,要有計劃。專業書就像“壹條線”,要盡最大努力。而經典書籍是“表面的東西”,我們要註意。讀書比不過我的專業。我的很多書都是在車上和飛機上完成的。

不要迷信指定書目周:我經常遇到有人說,妳應該給我寫個書單!我說我打不開,因為這是我的好書,不是妳的。說到個人閱讀,我覺得是個人的事,是個人興趣的事。

人民文學獎得主王小鷹:

我覺得讀書應該以個人興趣為主,清閑讀書,混書。就像吃吃喝喝配肉配菜壹樣,才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