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季養生如何預防胃病
每年秋冬交替之時,往往呈現氣候幹燥、天氣變化頻繁的特點,也是胃潰瘍、胃炎、胃神經官能癥等各種胃病的高發期。那麽,冬季養生如何預防胃病呢?
1.吃溫熱的食物。在冬季,人體為了維持壹定的熱量,必須增加糖、脂肪、蛋白質等物質的分解,產生更多的能量來滿足身體的需要。飲食中應補充產熱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的耐受力。另外,脾胃喜燥惡寒,要多吃暖胃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等。
2.三餐定時定量。冬天,白天短,夜晚長。很多人會把壹日三餐改成兩餐,並增加飯量。不建議這樣做。容易引起胃酸分泌紊亂,損傷胃黏膜。壹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三餐的能量分配應該是30%、40%、30%,早餐6: 30 ~ 8: 30,午餐11: 30 ~ 13: 30,晚餐18: 00 ~ 20: 00。
3.多吃燉肉,少吃涼拌。冬天很冷,許多人喜歡吃熱的食物。而人的食管壁是由黏膜構成的,黏膜非常脆弱,只能耐受50 ~ 60℃的食物。如果溫度超過這個溫度,食道黏膜就會被燙傷。太冷的食物入胃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同樣不利於保暖。所以冬天的食物要以溫性為主,多吃燉菜和炒菜,少吃涼拌菜,喝湯而不是煮湯。
4.慢慢咀嚼。有些人在寒冷的戶外工作回家,當他們看到熱的食物時,他們立即端上來狼吞虎咽。但短時間內大量快速進食,咀嚼不夠的食物在胃中不能與胃腸液相充分混合,直接影響其消化吸收,容易暴飲暴食,超過胃容量。細嚼慢咽有利於食物與胃液的均勻混合,促進消化吸收,食物中某些營養素的吸收率可提高10%左右。建議每口食物咀嚼30次,每餐不少於20分鐘。
5.飯前喝壹杯溫水。喝水的最佳時間是早上起來空腹時,每餐前壹小時。飯後馬上喝水會稀釋胃液,泡飯也會影響消化。
6.晚飯後在室內散步。冬天飯後散步可以改在室內,飯後不要馬上走,20到30分鐘後再走。“飯後百步走”只適合平時不太活動、比較胖或者胃酸過多的人。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宜飯後立即“百步走”。
7.穿棉背心。冬季寒冷會使胃的活動變慢或引起胃痙攣,還容易導致“腸易激綜合征”,導致腹瀉、疲勞和全身無力。冬天壹定要暖胃。可以穿保暖背心,給胃壹個溫暖的環境。
8.保持好心情。很多人都有過“壹生氣就肚子疼”的經歷。郁怒傷肝,肝氣侵胃,可引起胃脘痛、嘔吐、腹瀉等胃腸疾病。所以要保持情緒穩定,心情愉快。冬天日照縮短容易情緒低落,建議堅持鍛煉,盡量多去戶外曬太陽。
9.吃藥更要小心。首先,很多藥物對胃黏膜有刺激性,會損傷胃黏膜,甚至引起潰瘍。小心點。對於暫時性胃腸功能紊亂,也不宜隨意吃抗生素、解痙藥、止瀉藥。第二,用藥時間壹定要選對。保護胃黏膜和胃動力的藥物適合飯前半小時服用,西咪替丁等酸性抑制劑最好隨餐服用。中和胃酸的藥物,包括碳酸氫鈉和氫氧化鋁,可以在飯後1小時服用。
10.註意口腔衛生。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胃病的元兇,主要來源於不幹凈的口腔,大量儲存在牙菌斑上。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幽門螺桿菌容易引起胃病的發生或復發。所以要勤換牙刷,堅持每次飯後正確漱口。
2.胃病有什麽癥狀?
1,胃癌潰爛引起上腹痛、消化道出血、穿孔等。胃癌的疼痛常為咬痛,與進食無明確關系或進食後加重。有些像消化性潰瘍的疼痛可以通過吃東西或者抗酸劑來緩解,可以持續很長時間,然後疼痛會逐漸加重,持續下去。癌癥出血表現為大便隱血試驗陽性,嘔血或黑便,5%的患者大出血,有的甚至因胃癌出血或穿孔而首次就醫。
2.胃癌的機械效應引起的癥狀,如胃充盈不良引起的飽脹和沈重,以及無味、厭食、疼痛、惡心和嘔吐。位於賁門附近的胃癌可侵犯食管,引起咳嗽和吞咽困難,位於幽門附近可引起幽門梗阻。
3.癌癥增殖引起的能量消耗和代謝障礙導致抵抗力低下、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表現為乏力、食欲不振、惡心、消瘦、貧血、水腫、發熱、便秘、皮膚幹燥、脫發。
4.癌癥的擴散和轉移引起的癥狀,如腹水、肝腫大、黃疸以及肺、腦、心臟、前列腺、卵巢、骨髓的轉移引起相應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