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草輪作養鵝模式9月中旬水稻收獲後,秋季播種多花黑麥草和東牧-70,黑麥草的飼餵期為11至次年6月上旬。在補充精料的情況下,每畝可養鵝200只左右。水田種牧草後,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增加來年水稻產量。
江蘇省高郵市的做法:套種3 ~ 4批,10月份第壹批165438+30只每畝雛雞,1月份雛鵝上市;1月底至2月初第二批30只/畝,4月初上市;3月初第三批60只/畝,5月中旬上市;第四批80只/畝於4月初進場,6月初上市。(2)春季可種植菊苣和鵝菜,夏季可種植蘇丹草,秋季可種植黑麥草,可保證全年青飼料供應。
多花黑麥草與抱莖小苦蕒輪作:多花黑麥草的供草期為165438+10月至次年5月,夏季不能生長;但抱莖小苦蕒喜溫耐熱,夏季生長非常旺盛,5-9月為供草期。這兩種牧草可以輪作,滿足鵝的常年飼草供應。
多花黑麥草與莧菜輪作:多花黑麥草在4-5月采收後立即與莧菜種植,多花黑麥草在8-9月采收後9-10種植。
飼草蔬菜輪作:在規模化養鵝中,可以實行飼草蔬菜輪作,防止青飼料失效或青飼料生長期過度集中和過剩造成的損失。70%種植牧草,30%種植蔬菜,如2-3月種植抱莖小苦蕒和大白菜,3-5月種植春牧草,8月種植蘿蔔和胡蘿蔔,9月種植生菜、萵筍和黃心烏,6月移栽65438+10月,9-6月秋牧草65438+10月。(3)林地種草養鵝模式楊樹的生長周期壹般在12左右。4 ~ 5年,楊樹進入封育期,繼續在林地種植糧食作物效益遞減甚至虧損。林地大多遠離村莊和群眾居住地,發展林地養鵝有很好的防疫屏障,有利於鵝病的防控。多年生黑麥草、白三葉、冬牧場——林地種植70多年生黑麥草,鵝直接放牧。這樣既提高了林地的綜合效益,又提高了土壤肥力,同時解決了糧菜和牧場的矛盾,降低了養鵝成本。每畝林地養鵝40 ~ 80只,分三批養殖,每批20 ~ 30只,自由放養。(4)果園種草養鵝模式由於果園林隙大,種草養鵝既是土地資源的利用,也是果牧結合,相得益彰。優點是鵝在果園覓食時可以吃掉果園地面和草叢中的大部分害蟲,減少害蟲對果樹的危害。同時,鵝糞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果樹生長。另外,果園可以種草養鵝,鵝舍可以建在果園附近,遠離村莊,減少了疫情傳播的機會,有利於防疫。果園種草養鵝提高了果園的綜合經濟效益。果園裏可以種植黑麥草和三葉草。(5)桑園種草養鵝模式桑園間作飼草,第二階段養蠶,即春蠶和晚秋蠶,秋後和早春第二階段養肉鵝。主要特點是充分利用桑園的土壤肥力和光熱資源,種植牧草和鵝糞還田,既可減少桑園化肥投入,又可降低生產成本,有效改善土壤結構,減少汙染,符合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經濟效益比傳統單壹養蠶提高壹倍以上。(6)蝦草輪作養鵝模式主要是利用羅氏沼蝦池塘6月底10至次年5月初六個多月的閑暇時間在池塘種草養鵝。黑麥草在5438+10月份播種時,播種後壹般不需要施基肥,因為羅氏沼蝦池塘的代謝產物經過壹個季節的生產,已經在池塘底部形成了厚厚的淤泥層。冬季種植黑麥草從底泥中吸收肥料,消化底泥中的有機質,草長得快,草鮮嫩,鮮草產量高,有利於雛鵝的快速生長和品質提高,也凈化了蝦池。鵝糞池和草根糞池有利於羅氏沼蝦的穩產高產。壹般在春節前80天左右(165438+10月初左右)抓養第壹批雛鵝,每畝抓養20只雛鵝。第二批雛鵝在第壹批雛鵝中捕捉飼養40天左右,按每畝30只計;第三批幼鵝第二批抓來飼養,30天左右,每畝50 ~ 80只。鵝的累計數量可按每畝100 ~ 150的種草面積安排,每次捕鵝數量根據草的生長情況確定。
另外還有玉米地種草養鵝。利用鮮食玉米生長後期田間良好的溫濕度,使套種牧草早播種、早發芽、早利用、多養鵝,達到養鵝不種草、省工、降本、增收的目的。草鵝魚模式,種草養鵝,用鵝糞餵魚,防止魚塘水質惡化,定期換水或保持水循環。壩灘種草養鵝,每畝可養鵝80 ~ 120只左右。養鵝與血防相結合的模式是生態滅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