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治療糖尿病二則及體會

治療糖尿病二則及體會

?患者,男,36歲,糖尿病十余年。他平時血糖高,空腹血糖(服藥後)7-8mmol/L,高的時候達到9mmol/L,血壓146/90mmol/L,平時手三焦痰多,濕疹瘙癢,眼睛黃斑水腫,時不時口渴,全身怕冷。舌體胖,舌苔幹,舌有大量裂紋,舌底黃膩。

?辨證分析:從患者的癥狀、體征、舌象來看,患者的病機為痰濕阻滯,郁熱傷陰,腎陽虛。患者平時喜歡吃肥甘油膩,導致體內痰多,痰濁中阻,脾胃郁結。所以手臂多痰,濕疹瘙癢,舌苔黃膩;郁久化熱,傷陰傷津液,故患者口渴,舌苔幹燥,舌中間有大量裂紋;中焦痰濕凝結,下焦腎陽不能補脾,腎陽不足,患者感寒,易出冷汗,舌質胖。

?治療原則:化痰祛濕,通腑理氣,溫補下焦,調和肝脾腎。

晶晶老師辯證分析後的方案:

1,手陰三經,三焦經,分支,後溪,大小合適,曲池,大骨空,小骨空。

2.頭頸部、風池、風府、天竺、大椎、睡眠、頸動脈、椎動脈、顱底骨對應刮眼。

3.背、督脈、膀胱經、肝脾腎區、胸椎第6.7.8節、腋下大包切、上腹下俞、大包、日月、血海。

4.百裏香沖任二脈、厲安全、天圖、雲門、中府、太乙、滑門。

5、膝以下胃膽脾經排毒,脛骨中段,地極,顧然,足三裏,三陰交,豐隆,上巨虛,趙海,沖脈,公孫,湧泉,昆侖,太沖,滿眼淚光。

此方案穩定聚焦手三陰經、三焦經,化解肝氣郁結、瘀血阻滯。背部督脈和膀胱經開通陽脈,增強人體陽氣。胸椎6.7.8節對應脾胃和胰腺,梳理中焦。肝脾腎區治肝脾,三臟合治。胸腺增強人體免疫力。膝蓋以下的胃經、膽經、脾經,進行研磨,排除毒素。脛骨中段、大骨穴、小骨穴、上腹部夏樹、顧然和地脊是治療糖尿病的重點部位和穴位。大骨空、小骨空、天竺、光是明目的重點。曲池,風池,太沖,哭於腳下,平肝,息風,降血壓。大椎清熱。太乙、滑肉門、足三裏、豐隆調理虛損極大的腸胃,化痰降濁。

刮痧效果:第壹次刮痧後,患者感覺喉嚨裏的痰少了很多,聲音也更清晰了。三焦經濕疹處的癢感消失,整個人都感到輕松。我非常認同李的方法的效果,所以壹直堅持刮,至今刮了20多次。

圖片對比,第1和第20次對比。

左邊是第壹張圖片,右邊是第20張圖片。

從圖像來看,患者的淤血減少了很多,肌肉變得扁平,僵硬度降低,整個背部瘦了壹大圈。

從對比來看,手上的淤青減少,腳上的黑色濕疹首次由難愈變為黑色濕疹。

根據患者舌象,燥、黃、燥減輕,舌面津液、舌苔恢復,舌面裂隙漸淺,舌下絡脈清晰。

治療效果:刮痧20余次後,患者停用降糖藥,餐前血糖控制在6-7mmol/L,體重由最高時的202 kg降至185kg(最高時為177kg)。他因為生意忙,1個多月沒來刮,晚飯和飲食都不註意。

眼部oct檢查(5月)顯示患者有黃斑水腫。

9月Oct復查,黃斑水腫消失。

患者,男,糖尿病,高血壓3年,甘油三酯高,空腹服用降糖藥後血糖在7mmol/L以上,平時精力不足,精神狀態差,睡眠淺,平時容易出冷汗,汗粘,臉油膩,平時心慌,情緒低落,飯後易加重,夜尿多,壹夜3-4次,腰膝酸痛,記憶力減退。舌質暗沈,苔白膩,齒痕舌,舌體肥大,中間有裂紋。舌下絡脈青紫,脈結。

辨證分析: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和舌象,患者屬於脾虛濕盛、痰濁轉化、腎陽虛。脾氣虛,運化失常,水谷精微物質不能滋養全身,於是患者氣虛虛弱,脾虛濕盛,痰濁化為痰,阻滯於頭面部,於是面部油膩,精神狀態差,記憶力差,目臟;被心所阻,所以心慌、情緒低落,就會睡眠不好;胃裏有梗阻,所以大便稀便。中焦瘀血阻滯,氣機不利,下焦腎氣腎陽不足,故患者出現腰膝酸軟,夜尿多,腳麻木。陽虛,溫熱,缺乏紀律性,理智不穩,容易出冷汗。

治療原則:化痰降濁,健脾益氣,寧心安神,溫腎回陽。

晶晶老師辯證分析後擬定方案:

1,掌裹,心經(寧心安神),大腸經(消上焦熱),三焦經(解郁化肝)。小腸經過肘關節以下(協調心經)、赤澤、曲池、慶齡、少海(寧心通絡)、太原、神門(改善睡眠)、後溪、陽谷。

2、頭頸、頸動脈、百會、風府、風池、天柱、耳後高骨、颶風、睡眠、缺盆、氣棚。(疏通頭頸部經絡,改善睡眠)

3、全背、督脈、膀胱經(開陽脈)、胸椎4-5(調心)、肝脾區、腰椎2-3(改善腎尿)、心俞、膏藥、腎湯(安心神)、至陽、然健、荊門、漳門、大寶、胃經。

4、胸腺、沖任二脈、鐘山(寬胸、理氣通絡)、中脘、乳根、祁門、舒天、太乙、滑胃(調理腸胃、消脂化濁)。

5、大腿內側,治肝三穴(治肝病)。

6.膝蓋以下四井排毒,脾經、胃經、肝經、脛骨中上段(降血糖)、豐隆、上巨虛、足三裏(健脾化痰)、陰陵泉、地極(利尿祛濕)、顧然(降血糖)、趙海、昆侖、徐秋、公孫、太白(補脾)。

第壹次看起來像淤青,淤青多,黑腳少。

12號像時,像淡,無淤血淤青,但腳上可刮出大量黑色淤青,下焦氣血已恢復。

與舌象相比,舌面變得更清新,舌中間的裂紋變淺,舌下的青筋減少。

刮痧效果:患者* *前後刮痧12次,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至5.5-7 mmol/L,目前降糖藥用量已減少。其他癥狀:心悸有所改善,次數減少,沒有壓迫感,睡眠和精神狀態有所改善,氣短,乏力,冷汗,眼角過多,腰膝酸軟,記憶力下降,腳麻木,下肢怕冷,臉上有油汙等多種癥狀得到緩解,大便形成和夜尿由3-4次減少到65,438+0-2次,血壓的由來。

從圖中可以看出,每次刮痧後血糖都能降很多。

糖尿病在中醫上也被稱為“脾膿腫”和“消渴”。現代醫學將糖尿病視為壹種以持續高血糖為特征的常見內分泌代謝疾病,其典型癥狀為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三多壹少”綜合征。可見,現代醫學的糖尿病和中醫的糖尿病很像,但為什麽現代醫學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很多都超重?

其實這類患者更接近於《黃帝內經》所討論的脾膿腫疾病。《黃帝內經·蘇文·怪病》:“帝曰:口若甜則病名何?如何獲得?齊波說:五氣滿溢也叫脾痹。夫五味藏於胃,脾在做。其精津在脾,故使人甘。這種胖美也是造成的。這個人壹定要吃甜的胖的。胖者內熱,甜者飽,則氣溢而轉渴。”癤子意為熱,脾癤子為脾熱之病,即過食甜膩肥味,導致脾內熱積,脾氣溢於口中,產生口甜的癥狀,久而久之可轉化為糖尿病。脾膿腫是解渴的前奏。臨床上應將這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視為脾膿腫疾病,根據其病因病機進行治療。

暴飲暴食肥甘油膩,產生痰濕之邪,痰濁困脾,脾胃運化功能降低,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機。治療糖尿病,需要化痰祛濕,健脾和胃。共享的兩類患者都是如此。它們比較胖,喜歡吃肥肉,香甜可口,舌苔厚膩。所以在刮痧過程中要註意脾胃氣血的梳理。如果痰濕長期受阻,必然導致氣滯血瘀,而肝臟和脾臟壹樣屬於中焦,肝臟本身的功能就是舒解人體之氣。既然痰濕不通,肝氣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兩位患者都有血壓高、眼睛模糊的問題,所以刮痧時也要註意疏肝理氣。中焦肝脾皆受影響,脾失健運,肝失氣血運行,必然導致氣血生成不足,氣血運行不暢,如乏力、神疲、化生、血瘀等。腎屬下焦,肝脾的氣血功能如果長期得不到改善,下焦獲得的氣血就會不足而溫熱,所以下焦就會出現虛寒。兩個患者都是這種情況,全身怕冷,尤其是下肢,容易出冷汗,夜尿多,所以下焦腎的問題也要考慮進去。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療中,要特別註意調和肝脾腎,健脾祛濕,疏肝行氣,溫腎回陽。在刮痧方案中可以再次刮痧肝脾腎反射區。

除了首要考慮肝、脾、腎之外,還要根據患者的癥狀來考慮剩下的心肺兩個器官。比如病人總覺得喉嚨裏有痰,這是肺的問題。肺是藏痰之器,喉是其門戶。這種癥狀說明痰濕之邪已侵肺,故有肺經、尺、頸中冷泉、計突變。再比如患者心慌、抑郁、睡眠不好。這是因為痰濁擾心,心神無營養。所以方案中背部刮4-6節胸椎,心俞、膏藥、神湯增強心臟功能,手臂、清靈、少海、神門的心包、心經安神助眠,胸腺增寬理氣通絡。同樣,其他癥狀也可以隨著癥狀增加相應的經絡和穴位。

在刮的過程中,兩位患者的刮像從鮮紅、淤青變成了蒼白,越刮越多,刮到腳上的脂肪越多,越刮越黑。郭誌嘉的《脹玉衡》壹書將痂像分為皮痂、肉痂、臟器痂,這些痂從皮膚表面逐漸蔓延到筋脈,最後蔓延到臟器骨髓,程度越來越深。剛開始因為患者有皮肉病變,刮痧後會出現較多的皮肉病變,但刮痧後皮肉病變會消退,所以要註意刮痧臟器病變。很多患者總是會問刮痧可以做幾次,刮痧後是否不需要刮痧等問題。我回答說刮痧可以沖擊病竈,達到調理臟腑的目的。刮痧時間長短因人而異,視患者病情、氣血盛衰而定。在刮痧的過程中,刮痧的經絡穴位被慢慢梳理,淤血的氣血也在逐漸運行,於是體內所含的毒素、垃圾、雜質就會慢慢地從明渠排出,於是兩位患者的脂肪皸裂越來越多,腳上的黑皸裂也越來越多,相應的患者病情和很多癥狀也得到了改善。

老子說:“五味爽口。”如果妳不控制飲食,妳會被妳的飲食傷害,破壞妳的口味。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與脂肪和油膩的飲食有關。這兩個患者的血糖和癥狀在刮痧過程中會有波動。除了刮痧時間不規律,另壹大原因是飲食不註意。比如晚上吃夜宵,吃多了會增加腸胃負擔,導致食物堆積,損傷腸胃。但是,如果妳的飲食是肥甘可口的,就容易增加體內的濕氣,血糖又會升高。這也是為什麽李氏定律不提倡剃毛後24小時內不要再吃東西,是為了防止妳的飲食擾亂了妳的氣機。案例中,患者壹旦晚上吃得少,有壹段時間不吃夜宵,就以頑強的意誌堅持壹段時間,配合刮痧,體重迅速下降,從最高的202斤下降到177斤。但是後期他忙著以後刮,夜宵吃多了,所以後續體重又增加了,再來的時候變成了65438。唐代醫家孫思邈的養生之道有三慎,其中之壹便是慎食。“活著的根本壹定是吃,不知道吃什麽的人,壹輩子都不夠吃。”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保障還應註意保持情緒平和,適當休息。《黃帝內經》:“無所淡泊,真氣隨之;精神是內在的,疾病是安全的。”《莊子》:“養心不擅情欲”。古聖先賢早就知道養心對於人體保養的重要性。相反,浮躁的性情和喜怒無常的情緒會扼殺人的生命,引發許多疾病。五種情緒與五臟相對應。糖尿病患者在痰濕久化成熱,灼傷津液的情況下,更要註意情緒撫慰,不要生氣怨恨。此外,患者還應註意活動與休息相結合,而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太快,人們運動少,所以人體氣血往往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再加上壓力過大和悲傷、怨恨,所以抑郁、血瘀往往在體內積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各種亞健康狀態和慢性疾病。這時適度的運動可以使人體氣血運行,處於運動狀態,使人體保持動靜平衡。糖尿病是痰濕凝滯,氣滯血瘀所致。痰濕、氣滯、血瘀阻滯經絡氣血,應加強體育鍛煉,促進氣血運行。“流水不腐,家屬不別扭,搬家。齊也是如此。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郁。”正因為水可以長時間保持流動,所以它永遠是新的,不會腐爛,人也是如此。我經常告誡病人,他們需要鍛煉。糖尿病患者如果能活動活動,減肥減肥,很多癥狀都可以大大緩解。

“上士聽到這個詞,勤奮地工作;中士聽說,活下來就是死;下士聽了笑了。僅僅笑是不夠的。“李治病救人的方法,就是壹心壹意。心中有“道”,其下也有“道”。如削、削、磨、修法、修心、修德,上士之道,心向往之。

感謝先生,感謝李老師的方法,感謝晶晶先生的榜樣,我們將繼續“白天工作,晚上學習”,努力改進李老師的方法,希望千千萬萬的家庭從李老師的方法中受益,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