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幹白菜和茶樹菇30克,扁豆和薏苡仁20克,雞骨架200克,蜜棗2個,姜3片。
做法:將白菜幹洗凈浸泡20分鐘,茶樹菇洗凈略浸泡,雞骨架用開水焯兩分鐘,扁豆、薏米洗凈,然後將所有材料壹起放入燉鍋或砂鍋中,加水2000毫升,用武火煨2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白菜幹是將白菜曬幹制成,具有祛燥、除熱、通胃、降氣、消食的作用;茶樹菇具有補腎養陰、健脾胃、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人體防病能力的功效;扁豆和薏苡仁都有健脾祛濕的功效。此湯能清肝潤肺,健脾祛濕,湯汁清香可口。
2.淮伊山人瘦肉湯
材料:茯苓8克,薏苡仁10g,扁豆10g,山藥10g,大棗10g,瘦豬肉10g。
做法:將瘦豬肉切塊,其他材料洗凈放入鍋中,加水400毫升,大火燒開,小火燉90分鐘,加鹽調味。
功效:茯苓有益水滲,健脾和胃,寧心安神。薏苡仁利水消腫,健脾祛濕,扁豆有健脾和中,消暑祛濕的功效。胡愛山具有健脾和胃、生津益肺的作用。這種湯有很好的健脾祛濕的功效,特別適合過敏體質和濕氣重的人。
3.薏米冬瓜鴨湯
材料:薏米30克,芡實20克,陳皮6克,鴨肉250克,冬瓜250克,姜、鹽、胡椒粉、植物油適量。
做法:薏苡仁、芡實、陳皮加水浸泡半小時。鴨肉去皮去脂,沸水焯去血水,切塊,放入熱油鍋與生姜炒熟,再放入薏苡仁、芡實、陳皮、鹽、胡椒粉,加入適量煮湯,煮45分鐘左右,再放入帶皮冬瓜,煮15分鐘。
功效:健脾除濕,利水消腫,理氣化痰。
4、祛濕豆湯粉絲骨頭湯
配料:祛濕豆、粉絲骨、花生、陳皮。
做法:將濕豆、花生洗凈,用清水浸泡壹小時;豬粉絲骨頭洗凈,剁大塊,用清水浸泡;陳皮用清水泡軟,刮去白瓤;將8碗水放入砂鍋中燒開,加入所有材料,大火燒開,小火燉壹個半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濕,益腎利水。
5、金針滾鯧魚湯
材料:金針120克,桂魚片150克,桂魚脊骨80克,姜絲6克。
做法:百合切根,略泡;將鯧魚片用生油腌壹會兒。鍋中加入1500 ml水和生姜,大火燒開,然後將金針和魚骨滾約20分鐘,棄去魚骨、魚片壹會兒,再加鹽。
功效:具有滋陰健脾、開胃利濕熱的作用。
6、山藥糯米湯
材料:山藥15g,慈利15g,炒薏苡仁15g,炒扁豆15g,北芪12g,白術10g,排骨200g。
做法:將山藥用水浸泡,去除硫磺味。將扁豆、薏苡仁放入鍋中煸炒至微黃,將排骨血洗後切塊,將刺石、北芪、白術用清水洗凈,然後將所有食材放入湯鍋中,用中火煮1.5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具有健脾醒胃、祛濕抗疲勞的功效,尤其適用於脾虛濕重、精神萎靡者。
7.薏米冬瓜豬肉湯
材料:薏苡仁10克,扁豆10克,陳皮5克,冬瓜(帶皮)50克,豬肉400克,生姜。
做法:將豬肉洗凈切塊,血水焯壹下備用。薏苡仁、扁豆、陳皮洗凈,冬瓜(帶皮)洗凈切塊,生姜切片。將上述材料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5小時,加入精鹽。
功效:有健脾祛濕的功效。
8.祛濕豆淮山豬骨湯
材料:祛濕豆50克,幹山藥30克,梅子豆30克,豬脊骨250克,雞爪6只,生姜3片,水適量。
做法:洗凈壹切,雞爪去掉黃色的硬皮,豬骨剁成大塊,用水浸泡,水倒入砂鍋中燒開,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燒開,小火煨壹個半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健脾祛濕,解困利水。
9.荷葉糯米燉瘦肉湯
配料:蓮子、薏米、扁豆、山藥幹、瘦肉、荷葉。
做法:蓮子、大麥、扁豆、幹山藥洗凈,將大麥、扁豆、山藥浸泡壹小時;瘦肉洗凈,切塊,用清水浸泡;砂鍋內清水燒開,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燒開,轉中小火壹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荷葉具有升陽的功效,配合健脾祛濕的薏米、扁豆,可以改善因天氣潮濕而產生的疲倦、乏力、不適的感覺。
10,三豆虞丘健脾祛濕湯
材料:泥鰍300克,紅豆30克,黑豆30克,紅豆15克,紹興酒10克,生姜5片。
做法:將泥鰍放入清水中,吐出泥土,然後宰殺,去內臟,洗凈;紅豆、黑豆、紅豆洗凈備用。大火燒熱炒鍋,放入植物油,放入泥鰍,炸至7分熟,備用。將炸好的泥鰍、洗凈的紅豆、黑豆、赤小豆、生姜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小火煮2小時,加入紹酒,加入適量精鹽。
功效:泥鰍具有溫中益氣、祛風利濕等功效。紅豆補血,利濕消腫,紅豆清熱,解毒,利濕。此湯具有清熱燥濕、健脾益腎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