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所有的藥都是治標的,不是治本的,對於所有的病,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是錯的,因為結錯了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根除。健康的根本在於心。壹切都發自內心。心是幹凈的,所以生病了就要靠自己的修復系統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壹樣的,動物
3.正確的觀念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就會有正確的決定,就會有正確的行為,就可以預防很多疾病。
4.壹個人所擁有的壹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上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赤誠之心、清凈之心(也就是佛教徒所說的菩提心)中誕生的。
5.人是所有生物中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生來就足夠;人的健康狀態的調整,靠的是人體自身的調整修復系統,而不是外界因素,外界因素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6.大部分人的疾病都是人體在調節和清理體內垃圾時表現出來的現象,是人體自動調節平衡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看成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應該把它們作為病因排除。所以人在生病的時候,壹定不能有怨恨和怨恨。他們必須心平氣和,心平氣和,氣血通暢,百病皆消。
7.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個要素:1)氣血充足;2)經絡通暢(包括血管和垃圾排出通道)。
8、充足的血液取決於: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的優質睡眠(天黑後~午夜1: 40)(此時,
大腦完全不工作的時候,是由自主神經支配的。
9、暢通經絡需要:清凈心。壹切世俗的欲望都會破壞純潔的心靈,從而破壞經絡的正常運行。
10.保持身體健康,不僅要“增收(增加氣血)”,還要“節支(減少氣血損耗)”。
11.食物增加過多,不僅會增加血氣,還會成為體內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清理。五臟是壹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料,它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必須控制食物的數量。
12,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人的血液循環,但是也會消耗人的血液。人體的微循環應該主要通過放松來實現,這也是健康所必不可少的。
13.人體內的垃圾越多,就需要越多的血氣來清除。而人體的血氣卻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管的堵塞而降低,形成惡性循環,這也是人體衰老的機制。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減少體內的垃圾;2)增加血管和經絡的通暢;3)增加體內氣血。
14.與其相信藥物和檢測數據,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需要在妳開悟(智慧開啟)的前提下才能分辨這壹切。
15,健康,從調節心態開始。為了健康學佛。學佛的快樂是人生的最高享受。
16.對於壹個有慢性病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壹是通過這裏介紹的補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來打通氣血),疾病才會顯現出來。所以練功夫的人,到了壹定境界後,會有壹些“有病”的現象。這個時候妳要沈住氣,靜下心來多做壹些靜功來增加氣血,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人違反養生規律。雖然他們可能不會馬上得病,但是壹旦形成習慣,他們得病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這就像交通規則壹樣。如果妳違反了交通規則,妳可能不會發生事故,但危險是顯而易見的。
18,為什麽人壹定要保持壹定程度的饑渴感才有利於健康?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道家說空是精神上的。這就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壹樣,所以人必須時刻保持“空”的狀態,才能時刻保持清醒和健康。
19,要想身體健康,就必須讓身體有足夠的“氣”來“氣化”吃進去的食物。只有這樣,妳的身體才不會堆積垃圾,也就不會有多余的食物來釋放自由的“虛火”損害妳的內臟。這個“虛火”會反過來消耗妳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20.俗話說“靈機壹動,胸有成竹。”如果妳真的能理解“機器”這個詞,那麽妳的理解是開放的。老師教人,醫生治病,其實都是想撥妳的“機器”打開它。這種“機器”有時被稱為“鑰匙”。當然,這個“機器”工作是有條件的,就像氫氣只有達到壹定濃度才能燃燒爆炸壹樣。記住,別人的行為是外因,妳才是真正的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