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掛了自己的保證書,還認了。
林口長庚醫院保健門診中心於2004年遷至桃園長庚醫院。1600平的單層建築,病檢分離,讓健康體檢成為壹個獨立的體系,與附近的長庚健康文化村遙相呼應,形成了壹個慢行的生活圈。
進入9樓健康門診中心,迎面就是醫務委員會頒發的《健康檢查質量證明書》。護理長江程艷說,為了讓客戶信任,除了內部評估,尋求外部認可也是他們不斷努力的壹部分。“不僅連續三年獲得醫學理事會認證,還連續三次獲得《讀者文摘》聲譽品牌金獎,還獲得了《遠見》雜誌2015年度人民票選中心第壹名。」
桃園長庚診所目前有7位專責醫師,60位教授級醫師主管不同學科,全部內部遴選並達到壹定水準,43位執業護士,兼任健康管理顧問,以及6人的行政團隊。
健康報告完成後,會根據嚴重程度分為A、B、C、D、e五個等級,最關鍵的A級當天會被告知需要隨訪,並幫助掛長庚門診,然後打電話確認已經回去看病。姜成妍還自豪地說,今天壹天的健康檢查可以在上午進行,報告可以在下午拿到。“因為我們的超聲手術是由醫療中心的主治醫生親自進行的,所以完成後可以直接分析數據,而不必傳遞。」
也許是因為這種質量保證,客戶對醫生和報告都很有信心。健康體檢之後,如果有什麽問題,大部分都會認真的去隨訪,真正達到“預防醫學”的目的,從而防止很多疾病的惡化。心內科醫生林雨生說,壹個月內大約會有10 ~ 20人新發現癌癥,並及時開始治療。
我們走的是“低調奢華”的路線,安全是唯壹目標。
拐進候車大廳,壹眼就能看到臺北101。姜成妍說,長庚希望成為壹個“花園醫院”,而不是讓這裏的人感覺像“病人”,他們希望控制自己的健康。
健康診所中心主任邱也笑著說,“我們不需要把重點放在酒店模式上,因為如果我們把整體做好,把回頭率做高,顧客自然就成了最好的宣傳,我們就成了六星級的內容。」
姜成妍舉例說,“壹個無痛的內鏡檢查,我們會先有醫生的考核,壹個醫生,壹個麻醉師,兩個麻醉執業護士來保證麻醉的安全,然後會有專門的執業護士來打理。但是壹般的衛生所很難有這樣的人力。雖然沒有高檔裝修,但是我們用最專業的人力,把客戶的安全放在第壹位,走的是低調奢華的路線!」
內窺鏡的主機是最新的290 NBI,防止腹痛的二氧化碳由中央系統控制,避免鋼瓶內壹半氣體用完的窘境。姜成妍說,所有相關器械都是機器清洗的,清洗時間、顧客姓名、操作的護師、使用的清洗液都有完整記錄,不會有汙染和感染。之後按照手術室的處理,給病人蓋上了保暖的被子。
“因為有些人在麻醉後會怕冷,所以在等待麻醉消退的時候蓋壹床被子會更舒服,專屬的護師也會在這個時候過來檢查,並幫助客戶需求,解釋下壹階段的情況。」
對於核磁共振、電腦斷層等復雜專業的檢查,健康門診中心還會安排客戶乘坐專屬電梯直達1層進行檢查,結束後再上來,順暢便捷。桃園長庚壹個月只接待65,438+0,000左右的客戶,就是為了保證這樣的質量。
任何設計都是為了客戶。
目前,桃花源長庚以高級健康門診為主,包括普通壹日門診和專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設計的二日門診,價格從1.5萬元到1.5萬元不等。中級保健診所集中在臺北長庚診所。雖然大多數人會選擇壹天門診,但長庚仍然是兩天門診。
心內科醫生林玉生說,“兩天型主要用於有創檢查前的內科檢查,因為壹些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可能不適合做內鏡檢查,或者腸鏡可能需要先清洗,評估後再做更安全、更完整的檢查。」
護師,帶領客戶走進健康診所,也是壹種難得的壹對壹和壹對五的形式。姜成妍說,在過去,護師只被認為是壹個功能性的角色。帶了很多人進來,解釋了註意事項後,就各自散去了。對於客戶來說,似乎到處都可以問護師,但不知道誰能真正立刻提供幫助。
而現在改成專用辦公室的護師,成本相對較高,但卻讓客戶,尤其是老年人,不懼怕這樣陌生的環境。他們知道和誰壹起去,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問誰。“例如,長庚健康村的700多名居民平均年齡為82歲,他們每年都可以來這裏進行壹次健康檢查。護師穿的是分組色的馬甲,他們壹眼就能知道該跟誰,該問誰,讓流程順利進行。」
努力開拓健康診斷的未來
邱說,現在很多正在開展基因檢測的單位都壹致認為很有前景,但已經取得臨床證據、可防可治的疾病檢查才是他認為需要努力的主要目標。“如果檢查後不處理,檢查還有什麽意義?」
這也是醫院系統辦健康門診的優勢之壹,因為檢查後可以直接安排門診。“有後續是對的。如果要出現健康診所,必須有壹站式服務。人是因為無知而害怕,所以檢查之後壹定要有解釋和分析告訴客戶下壹步該怎麽做,然後健康診斷才會真的是預防醫學。」
邱說,健康診斷的發展可以開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內窺鏡,這可以用於胃腸篩查,和下壹個趨勢是定制。出國體檢前,客戶需要當面交談。壹方面需要時間溝通,了解客戶的需求,另壹方面讓客戶知道“健康”是自己的責任。
“面試可以量身定制最適合的檢查,因為我們要考慮客戶想要什麽,需要什麽,但是我們也知道在臺灣省,方便是大家都關心的,所以為了節省客戶的時間,現在我們長庚體檢中心也在嘗試電話和網絡面試,希望未來可以發展成AI機器人面試,通過客戶的問答發現隱藏的疾病,甚至直接做個性化的套。」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壹些不完善的地方,但邱說,“醫學是藝術,不可能做到完全100%的準確,但我們知道如何補救,做到最好,那就是最好的結果。」
想做什麽樣的體檢,按> & gt我知道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