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運動後如何消除疲勞?

運動後如何消除疲勞?

第壹,不能馬上休息。

劇烈運動時,人的心跳加快,肌肉和毛細血管擴張,血液流動加快。同時,肌肉有節奏的收縮會擠壓小靜脈,促使血液快速回流心臟。這時候如果馬上停下來休息,肌肉有節奏的收縮也會停止。原本流入肌肉的大量血液無法通過肌肉收縮流回心臟,導致血壓下降,大腦暫時缺血,可能導致心慌、氣短、頭暈、臉色蒼白甚至休克、昏厥。所以劇烈運動後要繼續做壹些小動作,等呼吸心跳基本正常後再停下來休息。

第二,不要馬上洗澡。

劇烈運動後,為了保持體溫恒定,皮膚表面血管擴張,汗毛孔增大,汗液增多,以利於散熱。這時如果洗冷水澡,血管會因突然受到刺激而立即收縮,血液循環阻力增加,心臟負擔加重,身體抵抗力下降,人就容易生病。如果洗熱水澡,會使皮膚血流量持續增加,血液過多地流入肌肉和皮膚,導致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輕者頭暈,重者虛脫休克,還容易誘發其他慢性疾病。所以劇烈運動後,洗澡前壹定要休息壹下。

第三,妳不應該喝得太多。

運動後口渴時,有些人狂飲白開水或其他飲料,會加重胃腸負擔,稀釋胃液,不僅會降低胃液的殺菌作用,還會阻礙食物的消化。飲水過快還會使血液溶解度增加過快,使心臟負擔驟然加重,引起體內鉀、鈉等電解質紊亂,甚至出現心力衰竭、心悶腹脹等。因此,妳不應該在運動後喝太多太快的水,更不用說喝冷飲,否則會影響體溫。

第四,不宜大量吃糖。

有些人在劇烈運動後吃甜食或糖水感覺很舒服,他們認為運動後吃甜食很好。事實上,運動後吃太多甜食會消耗體內大量維生素B1,人會感到疲倦,食欲不振,影響體力恢復。因此,劇烈運動後,最好多吃含維生素B1的食物、蔬菜、肝臟和雞蛋。

第五,不能通過喝酒來消除疲勞。

劇烈運動後,人的身體機能會處於較高水平。這個時候喝酒會讓身體吸收酒精的速度更快,對肝臟、胃等器官的傷害會比平時更甚。長期可引起脂肪肝、肝硬化、胃炎、胃潰瘍、癡呆等疾病。

運動後如何快速消除疲勞?

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關鍵。運動員每天應保證8-9小時的睡眠,使身體處於完全放松的狀態。

按摩

按摩不僅能促進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的轉換,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強局部血液供應,消除疲勞。按摩以搓肩為主,交替使用按壓、扣壓等手法。按摩可以在運動後進行,也可以在晚上睡覺前進行。

結束練習

劇烈運動後突然停止會影響氧氣補充和靜脈血回流,降低血壓,引起不良反應。所以運動後要做收尾運動,慢慢移動放松,讓身體恢復。

溫水浴

能刺激血管擴張,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溫水浴的溫度應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鐘。

藥物療法

使用維生素或天然藥物能有效調節人體生理機能,加速新陳代謝,補充能量,降低組織耗氧量,改善血液循環,補充肌肉營養。目前常用的藥物有維生素B1和B12、維生素C和E、黃芪、刺五加:人參、冬蟲夏草、花粉。

合理安排膳食

疲勞時要註意補充能量和維生素,尤其是糖、維生素C和B1。妳應該選擇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運動後營養的補充與恢復

運動後的營養補充重點在三個方面:

1.補充因出汗而丟失的水和電解質

2.補充運動時消耗的糖原。

3.修復受傷的肌肉和組織

電解質的補充

汗液中主要的電解質是鈉離子和氯離子,還有少量的鉀和鈣。除了非常長時間的運動,比如鐵人三項,或者在炎熱的天氣下連續進行幾個小時以上的劇烈運動,大部分運動員體內的電解質只會流失非常少的壹部分,儲存在體內的電解質會自動釋放到血液中,以維持電解質恒定。所以運動後不需要補充電解質。對於上述例外情況,可以在運動後用稀釋的生理鹽水或運動飲料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訓練有素的運動員或經常在熱天運動的人,汗液中電解質含量會少壹些,因為身體有自動適應的功能,傾向於保存電解質,所以即使出汗量和普通人壹樣多,電解質流失也少。

水補充

劇烈運動導致大量水分通過汗水流失,脫水會影響運動的表現。即使減掉體重的1%,體溫也會變高,更容易疲勞。體重損失3%的水分會顯著影響運動成績。即使在運動過程中補充了水分,通常也比流失的量少。所以運動後,大部分運動員都處於不同程度的缺水狀態,需要積極補水,為即將到來的比賽做準備。

想知道運動中流失了多少水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計算運動前後的體重差。每減輕壹公斤體重,就意味著至少需要壹升水,甚至更多,因為運動後妳會繼續流汗和排尿。賽後測體重可能不太方便。妳可以在練習的時候模擬比賽的情況然後測體重的減少量作為賽後補水的依據。

如果不方便測體重,也可以根據口渴程度喝水。然而,人類對口渴並不敏感。即使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他們仍然不會感到口渴,或者雖然喝的水不足以完全補充流失的水分,但足以解渴。所以即使不覺得口渴,也需要至少喝2 ~ 3杯水來補充足夠的水分。

另壹個明顯的指標是排尿。如果運動後1 ~ 2小時排尿很少或沒有排尿,尿液顏色很暗,說明身體還處於缺水狀態,需要盡快補水,直到尿量恢復正常,尿液顏色變得很淡或無色,說明身體水分充足。

糖補充劑

肝糖是運動時的主要能量來源之壹,存在於肌肉和肝臟中。肌肉中的肝糖只能被肌肉細胞利用,而肝糖可以以葡萄糖的形式釋放到血液中,供給肌肉和身體的其他器官。體內缺乏滿足運動需要的肝糖,是疲勞、運動成績下降、無法繼續運動的原因之壹。運動後,體內的肝糖明顯減少。如果沒有積極的補充,下壹次運動中的表現會因為肝糖不足而降低。

研究表明,運動後兩小時內人體合成肝糖的效率最高,然後兩小時後恢復到正常水平。所以,如果運動後迅速補充糖分,可以利用這個自然的高效期,快速補充體內消耗的肝臟糖分。如果接下來的訓練或比賽是在10-12小時之內,這段高效期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如果錯過了這段時間,即使妳在後續的時間裏吃了足夠的糖,妳的身體也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完全補充消耗掉的肝糖,使得妳體內的肝糖每次都在減少,越來越容易感到疲勞。如果下壹次運動是在24-48小時之後,即使錯過了這個時間,只要以高糖食物為主,還是會有足夠的時間補充所有消耗的肝糖。

壹般建議是運動後15-30分鐘內吃50-100克糖(每公斤體重大約需要壹克糖),然後每兩小時吃50-100克糖,直到運動員有時間吃晚飯。晚餐和其他運動時的飲食也應該以富含糖分的食物為主。

肌肉和組織修復術

即使沒有身體接觸,肌肉纖維和結締組織也會受到損傷。運動後的疼痛來自受傷的肌肉組織。身體接觸運動,如籃球、足球、橄欖球等,會造成更多的肌肉損傷。運動後迅速補充蛋白質,有助於損傷肌肉組織的修復,損傷肌肉合成和儲存肝糖的效率也會下降。因此,參加身體接觸運動或賽後受傷的運動員需要補充更多的糖分,更重要的是需要把握好運動後兩小時的高效期,有效補充體內消耗的肝臟糖分。

運動後不要吃雞肉、魚肉、雞蛋。

很多人經常在體育鍛煉後感到肌肉浮腫、關節酸痛、精神疲勞。為了盡快緩解疲勞,他們會買些雞、魚、肉、蛋之類的,以為這樣可以補充營養,滿足身體需要。其實這個時候吃這些食物不僅不利於緩解疲勞,還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人類的食物可以分為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判斷食物的酸堿性不是根據人的味覺,也不是根據食物溶於水的化學性質,而是根據食物進入人體後產生的最終代謝產物的酸堿性。酸性食物通常富含蛋白質、脂肪和糖,並含有鉀、鈉、鈣、鎂等元素。在體內代謝後生成堿性物質,可以阻止血液向酸性轉變。所以,酸味水果壹般是堿性食物而不是酸性食物。雞、魚、肉、蛋、糖等口味都是酸性食物,雖然不酸。

美國壹位病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指出,只有體液呈弱堿性,才能維持人體健康。正常人的體液呈弱堿性,人在體育鍛煉後會感到肌肉和關節酸痛,精神疲勞。主要原因是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大量分解,分解過程中產生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刺激人體組織器官,使人感到肌肉關節酸痛,精神疲勞。這時候如果單純吃肉、蛋、魚等。富含酸性物質,會使體液酸性更強,不利於疲勞的解除。多吃蔬菜、紅薯、橘子、蘋果等水果,可以排除體內多余的酸,降低尿液的酸度,增加尿酸的溶解度,減少酸在膀胱形成結石的可能性。

因此,體育鍛煉後,人們應多吃堿性食物,如水果、蔬菜、豆制品等。,以幫助維持人體內酸堿度的基本平衡,維持人體健康,盡快消除運動帶來的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