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年輕人都有壹個穿衣服的習慣,看起來特別時尚:上粗下短,尤其是腳踝,經常露在外面。有時候是褲子,褲腿要卷起來才能露出腳踝。其實這對我們的健康影響很大。讓我們壹起來看看:
女孩們,放下妳們的褲子。
很多女生覺得露腳踝是壹種時尚,既能顯腿長,又有骨感。再加上很多明星經常這樣打扮,“裸腳踝”就成了“時尚”的象征!甚至有的男人卷起了褲腿!但是醫生說妳很漂亮,但是在健康上不可取。年輕時不註意,老了所有的問題都出來了。
踝關節是人體重要的承重關節。由於腳踝處皮下脂肪較少,所以保暖性能較差。如果過早暴露腳踝,可能會導致腳踝疼痛,甚至腿冷。因為血液循環對人體器官或關節非常重要,如果受涼了,血管就會收縮,關節裏的血液會變差,長此以往就會造成關節損傷和關節炎。如果關節發冷,整條腿都會發冷。俗話說,寒從腳底起,所以要遵循春捂秋凍的原則,根據氣溫適當加減衣物,不要過早暴露腳踝和頸肩,以免損傷關節或感冒。
“春捂秋凍”是怎麽回事?
現實中,人們對“捂春凍秋”能否增強抵抗力有不同的看法。其實春天慢慢減衣服並不會降低身體的抵抗力。秋天慢慢加衣服是為了提高身體的抵抗力。所以我們說“捂春凍秋”可以提高人的抵抗力,確實如此。
春天的溫度變化很大,從冷到熱,所以春天仍然有很多寒冷的天氣。這個時候如果脫衣服太早太快,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壹些傳染病和流感。所以我們提倡春天要適當遮蓋。然後秋凍,秋由熱轉冷。冷空氣激發對寒冷的耐受力,以應對更加殘酷的冬天。
春天怎麽蓋?
“彈簧蓋”壹般以15℃為基準。如果春天達到15℃以上,並持續兩周,此時,我們可以脫下冬裝,換上春裝。
除了從氣溫上判斷,春秋換季還應該遵循什麽樣的穿衣原則?穿衣服盡量薄,就是屁股、腳、腿要保暖。肚臍不能露,腳和關節不能露!春秋換季的時候,衣服要壹層壹層的減少或增加。當晝夜溫差超過8-10攝氏度時,衣服也要適當增減。而且有壹群人只適合“春捂”,不適合“秋凍”。比如老人,小孩,體質弱的人,包括冠心病患者,如果妳把他冷凍起來,血管收縮後供血減少,可能會突然發生心梗等疾病。這是大忌。另外,糖尿病、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不能冷凍。
雖然“捂春凍秋”確實能增強抵抗力,但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判斷。專家還告訴我們,要想提高抵抗力,更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多運動,保持心情愉快,註意合理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