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喝茶的誤區
誤區壹:茶越貴越好。
茶葉的價格由質量和等級決定。品質主要指茶葉的產地和樹種,等級主要與采摘時間和采摘位置有關。嫩芽、壹芽壹葉、壹芽二葉的價格相差很大。同樣是龍井,清明前采摘的茶葉最貴。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認為,人們其實不需要購買高檔茶葉,可以根據個人經濟能力和不同口味進行選擇。100—300元可以以壹斤的價格買到品質非常好的茶葉。我建議妳買的時候更註重質量而不是檔次。有些高檔茶采摘過早、過嫩,茶的壹部分營養在梗裏,有些便宜的茶養生效果更好。
誤區二:茶越新鮮越好。
新茶是指用鮮葉炒過不到半個月的新茶。相對來說,這種茶確實更好喝。但根據中醫理論,剛加工的茶葉是有內熱的,這種內熱需要儲存壹段時間才會消失。所以新茶喝多了會讓人上火。
另外,新茶中茶多酚、咖啡因含量高,容易刺激腸胃。如果經常喝新茶,可能會出現腸胃不適。腸胃不好的人要少喝加工後存放不到半個月的綠茶。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茶葉都是新的,比舊的好。比如普洱茶等紅茶,需要適當陳化,品質更好。
誤區三:最好飯後喝茶。
飯後立即喝茶容易導致茶葉中的茶多酚與食物中的鐵和蛋白質發生復雜反應,從而影響人體對鐵和蛋白質的吸收。飯前空腹喝茶會稀釋胃液,影響其分泌,不利於食物消化。正確的做法是飯後至少半小時喝茶,最好是1小時後。
誤區四:睡前喝茶影響睡眠。
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因可以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所以壹直都說睡前喝茶會影響睡眠。事實上,很多高度發酵的茶,比如紅茶、熟普洱,咖啡因殘留很少,不會影響睡眠。相反,飯後壹小時喝點助消化茶,可以清潔腸胃,有助睡眠。
誤區五:茶可以醒酒。
酒後喝茶有利有弊。喝茶可以加速體內酒精的分解,其利尿作用可以幫助分解的物質排出,因此有助於解酒。但同時,這種加速分解會加重肝腎的負擔。所以肝腎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用茶解酒,尤其是酒後不要喝濃茶。
誤區六:茶要洗,但不能喝第壹口茶。
能否喝第壹口茶,要看妳喝的是什麽茶。如果是紅茶或烏龍茶,要先用開水快速沖洗,然後倒掉水,既能洗茶,又能加熱茶葉,有利於茶香的揮發。但是綠茶,紅茶等。,不需要這個過程。
誤區7:整天喝壹杯茶。
不宜壹天泡壹個大茶杯、壹把茶葉,這樣無法品出茶的真味,而且長時間浸泡容易使茶葉中的重金屬沈澱出來,對身體不好。喝茶壹定要把茶和水分開。即使沒有專業的茶具,也可以準備壹個帶濾網的茶壺或茶杯。
2.喝茶的好處
1,提高肌肉耐力。研究發現,茶中含有壹種叫兒茶素的抗氧化劑,可以增加人體燃燒脂肪的能力,提高肌肉耐力,有助於對抗疲勞,增加體育鍛煉時間。喝綠茶往往效果最顯著。
2.抵禦紫外線。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用茶洗臉可以去除面部油膩,收斂毛孔,具有消毒、殺菌、抗衰老的作用,還有助於減少陽光中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是天然的“防曬霜”。
3.保持身材。唐代《本草綱目》中關於茶的論述曾提到“久食使人瘦”,這壹點被現代科學研究所證實。茶葉中的咖啡因能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增強人體分解脂肪的能力。國外的研究也表明,經常喝茶可以降低腰圍和體重指數(身體質量指數),從而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4.抗輻射。國外研究表明,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可以吸收壹些放射性物質,保護細胞免受輻射損傷,幫助修復受損細胞。臨床研究表明,茶提取物可以治療腫瘤患者放療引起的輕度放射病,治療輻射引起的血細胞和白細胞減少癥,效果良好。
5.提高記憶力。茶多酚有助於大腦局部調整,提高記憶力,提高學習效率。國外研究證實,喝茶可以預防和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尤其是老年人的認知障礙。此外,咖啡因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有提神、益心、清心的作用。
6.提高骨密度。茶葉中雖然含有咖啡因,會促進鈣隨排尿流失,但含量極低。即使是咖啡因含量很高的紅茶,每杯也只有30~45毫克。事實上,茶葉中含有更多有助於減少鈣流失的物質,包括氟、植物雌激素和鉀。臺灣有研究發現,經常喝茶的人骨密度更高,髖骨骨折的概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