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壇公園有齋宮、球球壇、祈年殿、長廊、萬壽亭、回音壁、三陰石、七星石、古柏等名勝古跡。天壇是球球壇和古琦壇兩個壇的總稱,占地273公頃,占整個崇文區的1/4。天壇建築布局呈“回”字形,有兩面墻,形成內外壇,壇墻南圓北圓,象征壹個圓的地方。
2.天壇是北京“天、地、日、月”壇之首。它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建築群。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是典型的壇廟,也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地方。每年,孟春祈禱山谷,夏夢祈禱下雨,孟冬崇拜天空。無論從建築、力學還是美學的角度來看,天壇都是壹座傑出的、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現在已經作為公園開放了,以前的皇家寺廟已經成為北京很有特色的旅遊公園。
3.最好的時間應該是春天和秋天。這是因為天壇的綠化以草為主,夏天無法提供足夠的陰涼,長時間暴曬容易中暑;冬天去太冷清了。但是冬天去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利用這段冷清的時間去體驗壹下那些聲學建築的效果(三音石,回音壁等。)在天壇。當然,不管是什麽季節,如果想仔細欣賞那些古建築,最好還是早點去。
天壇有哪些景點?
天壇的景點有:祈年殿、綠洲祭壇、祈年殿、帝王殿、黃幹殿、單筆橋、神樂部、沈南廚房、七十二蓮舫和齋宮。
1,祈年殿
由28根金絲楠木柱支撐,柱子呈圓形排列,中間有4根“龍井柱”,高19.2米,直徑1.2米,支撐上檐;中間有12金柱支撐二層屋檐,用浸粉貼金的方法在朱砂底漆上繪制精美圖案;外側12檐柱支撐第三檐;三層天花板對應設置,中間有龍鳳藻井;在大廳裏,有梁,龍,鳳和彩繪印章。
2.球球祭壇
瓦丘壇是舉行冬季至日儀式的地方。主要建築有瓦丘、皇穹宇及其附屬建築、廚房、三庫和祭祀亭,附屬建築有桌子和燈籠。明代瓦丘為三層藍釉圓壇,清乾隆十四年(1749)擴建,藍釉桌面改為青石桌面,有艾葉、漢白玉立柱、圓柱。
穹頂圓形如天,由三層祭壇構成,高5.17米,下層直徑54.92米,上層直徑23.65米,每層四面有九個臺階。上層中央是壹塊圓形石頭,九圈扇形石頭,九個內環,以九的倍數依次向外延伸。柵欄和觀察哨也用9的倍數來象征天數。
3.為山谷祭壇祈禱
祈谷壇是孟春舉行祈谷儀式的地方。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主要建築包括祈年殿、皇宮、東西配殿、祈年門、廚師、祭祀亭和長廊。附屬建築包括內外墻、服務平臺和單筆橋。內壇墻東南西北有天門,外壇墻有祈福谷門。
祈谷壇的祭壇是壹座壇殿合壹的圓形建築,是根據古代“殿下祀帝”的說法而建立的。祭壇共三層,高5.6米,下徑91米,中徑80米,上徑68米。大殿呈圓形,高38米,直徑32.7米。它有三層藍色琉璃瓦,圓形屋檐,金字塔形屋頂和鍍金屋頂。
4、帝國金庫
皇家拱頂庭院位於瓦胡島祭壇外的北側,有壹面朝南的圓形墻,南面有三扇玻璃門。主要建築有帝國拱頂和東西配樓大廳,這是供奉瓦胡島祭壇的地方。皇穹宇由16柱支撐,外層八根檐柱,中間八根金柱。這兩個柱子上有黃金滑動拱門,以支撐天花板和拱門上的藻類井。大廳裏掛滿了龍、鳳和印章的彩畫。天花板圖案為兩條龍鍍金,藻井為金龍。
故宮鬥拱和沈箱的跨度在中國古代建築中是獨壹無二的。皇穹宇飾有廳堂,歇山堂頂,青瓦琉璃瓦頂,正面有六級臺階,飾以彩畫,造型精美。東廳供奉大明神(太陽)、北鬥七星、金木的五星和周日的星星,而西廳供奉夜光神(月亮)和性、雨和風之神。
5.72個房間
祈年殿東側有72條走廊,是古琦廟的附屬建築。是有檐有脊的溫室,南北有大門窗,俗稱“七十二間”。在長廊中央部分的北面,有五個“神庫”,是收集祭祀用品的倉庫。“神庫”的西面是“神廚”,在這裏祭天時要制作供品和糕點。
山谷祈願壇內有72間廚房、財庫、祭祀亭、祭祀亭,通過壹條長廊與山谷祈願壇相連。從東磚門到東北祭祀亭的走廊呈尺子形,對應祈年殿36根柱子的大小,象征72個地煞。
6、齋宮
齋宮是皇帝舉行祭天儀式前齋戒的地方,位於祈福谷內壇的西南角。宮內有壹些專門用於禮儀、居住、服務、安全的建築,如無梁殿、寢殿、鐘樓、值班室、巡廊等,均為綠色琉璃瓦砌成,周圍有雙宮墻和兩道禦溝。齋宮布局嚴謹,環境優雅,是中國古代齋醮建築的代表作。
無梁殿是齋宮的正殿,殿頂綠琉璃瓦,殿內磚砌拱頂,殿前平臺供奉基石柱,有三個位置,正階13,左右階15。五糧店是皇帝白天齋戒的地方。廳內陳設簡單,明代懸掛的“敬天”匾額是乾隆皇帝的禦筆,表達皇帝對神的虔誠。
百度百科-天壇
天壇有哪些景點?
天壇公園有哪些景點?
妳好。
北京天壇占地272萬平方米,比故宮(紫禁城)還大。它有兩面墻,形成壹個內壇和壹個外壇。主要建築有祈年殿、帝國穹頂和圓屋頂。穹頂建在南北縱軸上。壇壁南圓北圓,象征圓的地方。球球祭壇在南面,山谷祈禱祭壇在北面,兩個祭壇在同壹條南北軸線上,中間隔著壹堵墻。球球祭壇的主要建築是球球祭壇和帝國圓頂,山谷祈禱祭壇的主要建築是祈年殿、皇宮和祈年門。祈年殿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原名“大祭堂”,為長方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徑24.2米,分別象征四季、十二月、十二點和周日的星星。它是現存唯壹的唐明式古建築群,也是天壇的主體建築。瓦丘建於明代嘉靖九年。每年冬天的至日,都會在戲臺上舉行“天祭儀式”,這就是所謂的天祭臺。回音壁是天壇的圓形墻。由於墻體堅硬光滑,是聲波的良好反射體,又由於精確的周向曲率,聲波可以沿著墻體內表面不斷反射,向前傳播。
天壇有哪些著名景點?
祈年殿:是天壇的主體建築,又稱祈年殿,是明清兩代孟春皇帝祈年殿。祈年殿為磚木結構,高38米,直徑32米。三層重檐逐層向上收縮,做成傘狀。建築很獨特,沒有橫梁,沒有檁條,沒有釘子。28根巨大的楠木柱子排列在周圍,支撐著寺廟屋頂的重量。祈年殿是按照“尊天尊神”的理念設計的。大廳是圓形的,象征著圓形的天空。瓷磚是藍色的,象征著藍天。廟裏的柱子數量,據說也是根據天象建造的。內圈四根“龍井柱”象征壹年四季春夏秋冬;中間的十二根“金柱子”象征著壹年的十二個月;外圍的十二根“檐柱”象征著壹天十二個小時。中間層和外層加起來是24個,象征壹年24個節氣。三樓* * * 28的總數象征著天上的28顆星。加上柱頂的八根柱子,共有三十六根柱子,象征三十六個最高天。寶頂下的雷公柱,象征著皇帝“壹統天下”。祈年殿內的藻井由兩層和壹個天花板組成,中間有金色的龍鳳浮雕,結構精巧,富麗豪華。
瓦丘:位於天壇的最南端,外面有兩道圓形的墻,中間有三個圓形的石壇。上桌四周是桌石,中間壹塊圓形石板叫“天心石”。外圈有九塊磚石板,外圈為18,每圈依次遞增九,直到“九九九”八十壹,意為“九天”。站在天心石上的人說話聲音特別渾厚洪亮。
皇穹宇(回音壁):位於瓦丘壇的北面,是瓦丘壇供奉神靈的地方,也是存放聖牌的地方。它是壹個金字塔形的屋頂,鍍金屋頂上有壹個單檐的藍色瓷磚,磚木結構。大殿沒有橫梁,屋頂由八根檐柱、八根金柱和無數鬥拱支撐。三層天棚沈箱,層層收藏,很有特色,在古建築中很少見。正殿外是著名的回音壁、三音石、對話石。
齋宮:齋宮是皇帝齋戒的地方。齋宮位於天壇成鎮門外西北,東西向,平面呈方形。宮墻有兩層,外層叫磚城,周長66.07米;內宮墻叫紫墻,周長41.33米。齋宮正殿五間寬,座皆漢白玉石柱。建築結構與正規宮殿相同,重檐垂脊,各種親親動物,但殿頂呈拱券狀,無橫梁痕跡,故名五糧店,為北京著名古建築。殿前有左右3個附屬大殿,左右各置壹座高大的白石亭,左邊的叫齋戒銅亭,右邊的叫時光亭。
神樂部:位於北京天壇西門南側,是天壇五大建築群之壹,是專門從事明清皇家祭祀樂舞的機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02)。又名神樂觀,清乾隆八年(1743)稱神樂府,乾隆十九年改名。神樂部是管理祭天時古樂演奏的機關,是專門用來培訓祭祀樂舞人員的機構。
希望有幫助。
北京天壇公園是北京的著名景點嗎?
天壇
這是北京的壹個著名景點
在北京的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的東側。占地面積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清乾隆、光緒年間重修重建。它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皇帝、祈求五谷豐登的地方。天壇是球球和古琦兩座祭壇的總稱。它有雙重祭壇墻,形成壹個內部和外部祭壇。壇壁南圓北圓,象征圓的地方。主要建築在內祭壇,球球祭壇在南面,山谷祈禱祭壇在北面。兩座祭壇在同壹條南北軸線上,中間隔著壹堵墻。球球壇的主要建築有球球壇、禦殿等,谷神壇的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宮和祈年門。
北京天壇附近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故宮60,老年卡30,學生證20
天壇15,園中園20
頤和園35
長城(每段票價不同)
鳥巢和水立方各50(不入場不收費)
這些都是現在北京必去的地方。還有其他景點,如十三陵、恭王府、北海、景山、鐘鼓樓、雍和宮、夫子廟、國子監、圓明園和香山。都很好。
北京的景點門票相對便宜,公共交通也很便宜,只是玩玩花不了多少錢。如果不包括住宿,1000元兩個人就夠了。
天壇有哪些景點?
妳好。
北京天壇占地272萬平方米,比故宮(紫禁城)還大。它有兩面墻,形成壹個內壇和壹個外壇。主要建築有祈年殿、帝國穹頂和圓屋頂。穹頂建在南北縱軸上。壇壁南圓北圓,象征圓的地方。球球祭壇在南面,山谷祈禱祭壇在北面,兩個祭壇在同壹條南北軸線上,中間隔著壹堵墻。球球祭壇的主要建築是球球祭壇和帝國圓頂,山谷祈禱祭壇的主要建築是祈年殿、皇宮和祈年門。祈年殿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原名“大祭堂”,為長方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徑24.2米,分別象征四季、十二月、十二點和周日的星星。它是現存唯壹的唐明式古建築群,也是天壇的主體建築。瓦丘建於明代嘉靖九年。每年冬天的至日,都會在戲臺上舉行“天祭儀式”,這就是所謂的天祭臺。回音壁是天壇的圓形墻。由於墻體堅硬光滑,是聲波的良好反射體,又由於精確的周向曲率,聲波可以沿著墻體內表面不斷反射,向前傳播。
天壇有什麽好玩的?
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群。天壇有雙壁,分為內壇和外壇。祭壇區北面是圓形,南面是方形,象征著“壹個圓的地方”。外壇東西長1700米,南北寬1600米,占地270多公頃。主要建築都集中在內壇。天壇主要建在內壇的南北中軸線上,南面是圓丘壇,祭祀天壇,包括圓丘和禦穹窿。祈谷壇在北面,有祈年殿、祈年殿、祈年門等。,隔著墻。兩座祭壇之間由壹座長360米、寬近30米、南低北高的單筆橋(又稱海原大道或神道)相連。單筆橋兩側是壹大片古老的柏林。內壇西墻有齋宮,是齋戒的前朝皇帝的居所。在外壇的西墻,有神樂部和祭祀中心。祭壇中的主要建築包括祈年殿、黃幹殿、穹頂、皇家穹頂、齋宮、無量殿、長廊、雙環萬壽亭,以及其他名勝古跡,如回音壁、三陰石和七星石。天壇的建築不僅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而且有些建築巧妙地運用了力學、聲學和幾何學的原理,因此具有很高的價值。[2]
瓦丘灘
瓦丘灘
球球祭壇[7]
瓦丘壇是舉行冬季至日儀式的地方。主要建築有瓦丘、皇穹宇及其附屬建築、廚房、三庫和祭祀亭,附屬建築有桌子和燈籠。明代瓦丘為三層藍釉圓壇,清乾隆十四年(1749)擴建,藍釉桌面改為青石桌面,有艾葉、漢白玉立柱、圓柱。穹頂圓形如天,由三層祭壇構成,高5.17米,下層直徑54.92米,上層直徑23.65米,每層四面有九個臺階。上層中央是壹塊圓形石頭,九圈扇形石頭,九個內環,以九的倍數依次向外延伸。柵欄和觀察哨也用9的倍數來象征天數。
瓦丘壇全景
瓦丘壇全景[7]
穹頂臺面上每層的石板、擋板、臺階的數量為奇數九或九的倍數。比如桌面的石板從上層的中央卵石開始,第壹圈是九塊,第二圈是18塊,周圍的圈依次遞增九的倍數。每層漢白玉欄桿的數量也是如此。燒柴爐位於圓丘壇外的東南面,朝北,呈圓柱形,用綠色玻璃磚砌成,其東、西、南三間。
天壇旅遊景點有什麽好玩的?
勝地
秋秋,皇家金庫
北京天壇附近有哪些景點?
陶然亭公園
前門/大門
天安門
龍潭公園
德雲社
北京博物館
天橋雜技
北京天壇的景點
天壇,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天壇在北京的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的東面。占地面積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清乾隆、光緒年間重修重建。它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皇帝、祈求五谷豐登的地方。天壇是球球和古琦兩座祭壇的總稱。它有雙重祭壇墻,形成壹個內部和外部祭壇。壇壁南圓北圓,象征圓的地方。主要建築在內祭壇,球球祭壇在南面,山谷祈禱祭壇在北面。兩座祭壇在同壹條南北軸線上,中間隔著壹堵墻。球球壇的主要建築有球球壇、禦殿等,谷神壇的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宮和祈年門。
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群。天壇有兩面墻,分為內壇和外壇。主要建築都集中在內壇。天壇主要建在內壇的南北中軸線上,南面是圓丘壇,祭祀天壇,包括圓丘和禦穹窿。祈谷壇在北面,有祈年殿、祈年殿、祈年門等。,隔著墻。兩座祭壇之間由壹座長360米、寬近30米、南低北高的單筆橋(又稱海原大道或神道)相連。單筆橋兩側是壹大片古老的柏林。內壇西墻有齋宮,是齋戒的前朝皇帝的居所。在外壇的西墻,有神樂部和祭祀中心。祭壇中的主要建築包括祈年殿、黃幹殿、穹頂、皇家穹頂、齋宮、無量殿、長廊、雙環萬壽亭,以及其他名勝古跡,如回音壁、三陰石和七星石。
瓦丘壇是舉行冬季至日儀式的地方。主要建築有瓦丘、皇穹宇及其附屬建築、廚房、三庫和祭祀亭,附屬建築有桌子和燈籠。明代瓦丘為三層藍釉圓壇,清乾隆十四年(1749)擴建,藍釉桌面改為青石桌面,有艾葉、漢白玉立柱、圓柱。穹頂圓形如天,由三層祭壇構成,高5.17米,下層直徑54.92米,上層直徑23.65米,每層四面有九個臺階。上層中央是壹塊圓形石頭,九圈扇形石頭,九個內環,以九的倍數依次向外延伸。柵欄和觀察哨也用9的倍數來象征天數。
穹頂臺面上每層的石板、擋板、臺階的數量為奇數九或九的倍數。比如桌面的石板從上層的中央卵石開始,第壹圈是九塊,第二圈是18塊,周圍的圈依次遞增九的倍數。每層漢白玉欄桿的數量也是如此。燒柴爐位於東南外,圓丘壇內,朝北,圓柱形,由綠色釉面磚制成,東,西,南三面有九個臺階。柴火爐是在舉行冬季至日儀式時用來將祭品(神)燒在正確的位置。
帝國金庫
皇家拱頂庭院位於瓦胡島祭壇外的北側,有壹面朝南的圓形墻,南面有三扇玻璃門。主要建築有帝國拱頂和東西配樓大廳,這是供奉瓦胡島祭壇的地方。皇穹宇由16柱支撐,外層八根檐柱,中間八根金柱。這兩個柱子上有黃金滑動拱門,以支撐天花板和拱門上的藻類井。大廳裏掛滿了龍、鳳和印章的彩畫。天花板圖案為兩條龍鍍金,藻井為金龍。故宮鬥拱和沈箱的跨度在中國古代建築中是獨壹無二的。皇穹宇飾有廳堂,歇山堂頂,青瓦琉璃瓦頂,正面有六級臺階,飾以彩畫,造型精美。東廳供奉大明神(太陽)、北鬥七星、金木的五星和周日的星星,而西廳供奉夜光神(月亮)和性、雨和風之神。故宮前的雍路從北面數,前三塊石板就是“三音石”。當妳站在第壹塊石板上拍手,妳只能聽到壹個回聲;當妳站在第二塊石板上拍手,妳能聽到兩個回聲;當妳站在第三塊石板上拍手時,妳會聽到三個連續的回聲。這就是為什麽這三塊石板被稱為三音石,也有人專門把第三塊石板稱為“三音石”。
回音壁
皇穹宇周圍的圓形墻高約3.72米,厚0.9米。墻體采用山東臨清磚,藍色琉璃瓦屋頂就是著名的“回音壁”。故宮圓形庭院的墻體自然形成聲波折射體,通過磨磚勾縫,墻體結構非常緊密。墻體表面直徑651米,圍欄高度3.27米。當人們站在東西附館後面,靠近墻壁輕聲說話時,雖然雙方相距甚遠,卻能非常清晰地聽到對方的聲音。這是因為圓圈很亮。......
天壇公園景點介紹
天壇公園的景點包括天壇公園-祈年殿、天壇公園-回音壁、天壇公園的祈年門、牟丘、皇家穹頂、黃幹殿、回音壁、三陰石等。地址是北京市東城區天壇東路1號天壇公園。
天壇是明清帝王祭天、祈雨、祈求豐收的地方。主要分為內壇和外壇。天壇公園的建築結構非常精巧,有回音壁、三音石等壹些奇特的建築,從中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
壹般遊覽天壇公園時,南門進出北門,可以依次遊覽穹頂、皇穹窿、單筆橋、祈年殿、黃幹殿。需要註意的是,齋宮和祭祀亭周壹不開放。
天壇最早的建築是當年的祈年殿,是孟春為山谷祈福的地方。祈年殿是天壇的標誌性建築。祈年殿裏有28根金絲楠木柱,包括龍、鳳和彩繪印章。整個建築非常宏偉。
回音壁是帝國拱頂的圓形墻壁。墻體采用山東臨清的磚地面,上面有藍色琉璃瓦屋頂。
祈年門是宮殿頂的建築,第三間房是門,拜基石柱。中國古代最高級別的門系統就是如此,供奉的是天神,是明初的原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