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冬天有哪些養生對象?

冬天有哪些養生對象?

1冬季健康飲食首選哪些食物根據現代營養學家的介紹,適合冬季食用的食物:溫性肉類包括狗肉、牛肉、雞肉、龜肉、羊肉、蝦等;蔬菜包括大豆、蠶豆、胡蘿蔔、洋蔥、大蒜、韭菜、芥菜、油菜、香菜等。水果有栗子、杏脯、橙子、柚子等。有紅糖,糯米,羊奶,松子等等。那麽,冬季健康飲食應該首選哪些食物呢?第壹,蓮藕。生藕清熱生津止渴,熟藕健脾開胃益血。所以有“蓮藕夏要生,秋要熟,生吃鮮嫩,熟吃老要壯”的說法。第二,鰻魚。秋冬吃鱔魚不僅有益,對血糖也有壹定的調節作用。冬季飲食,如烤鰻、燉鰻、炒鰻絲、鰻粥等。,都是保健食品。第三,栗子。栗子有健脾和胃、補腎壯骨的作用,也被稱為胃中之王。第四,紅棗。大棗有滋陰潤燥、益肺益氣的功效。如果和銀耳、百合、山藥壹起燉,效果更好。五、雞湯,冬季是支氣管炎的高發季節,其預防措施之壹就是喝雞湯,對孩子特別有益。據分析,母雞脂肪能增強支氣管粘膜的分泌,祛痰。此外,雞肉中還有壹種特殊的物質,能增強咽部血液循環和鼻粘膜分泌,對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呼吸道病毒、緩解感冒鼻塞、治療咽幹咳嗽大有裨益。第六,動物內臟。動物的肝、腎、心臟等內臟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2。冬末春初,由於氣候幹燥,許多人嘴唇幹裂,容易患口角炎,這是由於缺乏維生素B2造成的。第七,海帶。海帶中含有大量的碘,有助於甲狀腺激素的合成,甲狀腺激素有熱效應。所以冬末春初適量吃海帶有很好的禦寒作用。2冬天護膚應該吃什麽食物?第壹,應食用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韭菜、油菜、菠菜、紅薯、蘿蔔、南瓜、動物肝臟、蝦、蛋黃等。這些食物可以滋潤皮膚,防止幹燥、粗糙和皺紋。第二,妳應該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富含B族維生素的常見食物有動物肝腎、花生、糙米、麥麩、豆類等。這些食物可以撫平皺紋,預防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等皮膚病。第三,要吃富含煙酸的食物,如瘦肉、雞蛋、豆類、花生、大白菜、油菜、莧菜等綠葉蔬菜。在日常飲食中,保證煙酸的充足供應,可以預防癤腫。第四,要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棗、山楂、橘子、橙子等。在飲食上,保證維生素C的充足供應,可以有效預防皮膚出現出血性紫癜。第五,我們應該吃動物脂肪。適量食用動物脂肪,不僅有利於供給人體熱能,還能保持皮膚正常的光澤和彈性。3冬天喝哪種粥,第二種奶粥要喝。鮮牛奶250克,鮮羊奶120克,粳米90克,白糖適量,煮成粥。二如粥有補虛潤五臟的作用。適用於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病後體虛、便秘等病癥。第二,要喝雞粥。母雞1,粳米100g,精鹽少許,煮成粥。雞粥有補氣血、養五臟的作用。適用於身體虛弱、精血虧損、腎氣不固、產婦營養不良等各種證型。第三,宜喝核桃粥。核桃仁30克,大米適量,煮成粥。核桃粥有補益身體的作用。適合身體虛弱的老人和小孩。第四,要喝栗子粥。粳米250克,栗子50克,煮成粥。栗子粥有養胃益腎、強腰膝、強筋骨的作用。適合腎虛、腰酸、腿腳無力、中老年多尿者食用。第五,宜喝芍藥知母紅糖粥。白芍、肉桂、防風各65438±00g,知母、麻黃各6g,附子8g,甘草3g,粳米65438±050g,紅糖適量,煮成粥。白芍知母紅糖粥具有祛風除濕止痛的作用。適用於四肢關節痛、腳腫、頭暈氣短等病癥。4寒冷的冬天應該喝哪些清湯?第壹,羊肉湯要喝。中醫名方“當歸生姜羊肉湯”,即藥肉同煮,吃肉喝湯,有溫陽補血、活血散寒的功效。對氣血虛弱、營養不良、四肢冰冷、腰膝酸軟、產後腹痛、老年體虛等有壹定的防治作用。魚肚黃芪燉羊肉有溫陽壯骨健脾增強抵抗力的作用。第二,要喝骨頭湯。冬天經常喝骨頭湯可以補充膠原蛋白、鈣、磷脂等。身體所需,增強骨髓造血能力,增強抵抗力。同時還能促進受傷者(尤其是骨折患者)的康復,減緩衰老進程。第三,要喝雞湯。特別是雞湯中的特殊營養成分,可以加速咽喉和支氣管黏膜的血液循環,增加黏膜分泌,及時清除呼吸道黏膜上的細菌和病毒。對治療咳嗽、感冒、哮喘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尤其對老人、體弱多病者和冬季患者有很好的療效。第四,宜喝鮮魚湯。魚湯中含有大量具有消炎作用的特殊脂肪酸,可預防和抑制呼吸道炎癥,防止哮喘發作,尤其適合兒童和老人在冬季飲用。據報道,每周喝兩次以上魚湯可以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風險以及由此引起的哮喘發作。第五,宜喝蘿蔔湯。冬天經常喝蘿蔔湯,有利於身體的正常運轉。蘿蔔中含有的木質素可以進壹步提高巨噬細胞的活性,從而吞噬癌細胞、細菌、病毒等。具有抗感冒、抗癌和抗感染的作用。同時,蘿蔔也是很好的美白保濕產品。經常吃蘿蔔可以減少體內的黑色素和黃色素,從而使皮膚變得白皙、晶瑩、光滑。5冬天烤魚燒烤要配蘿蔔。現代營養學家主張,冬季飲食中,魚、燒烤等燒烤類食物應搭配蘿蔔。因為,魚烤的時候,溫度太高了。如果超過400℃,蛋白質燃燒後會產生苯並芘和仲胺,仲胺在胃中與亞硝酸鹽相遇,在胃酸的作用下可生成亞硝胺。現代醫學研究確定苯並芘和亞硝胺是強致癌物。專家通過大量的病理調查和動物實驗證實,壹次吃太多或吃多了往往會致癌。蘿蔔,冬季時令蔬菜,是中國最古老的蔬菜。營養豐富,維生素C比梨、蘋果高8~10倍,並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磷、鐵、澱粉酶、氧化酶等。蘿蔔中還含有芥子油,它與蘿蔔中的酶壹起,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刺激食欲,幫助消化。醫學研究認為,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阻斷胃中亞硝酸鹽與仲胺的結合,從而減少亞硝胺的產生,因此可以起到防癌的作用。此外,蘿蔔中含有多種酶,可以完全消除致癌物質亞硝胺對細胞突變的影響。蘿蔔中還含有木質素,可以進壹步提高巨噬細胞的活力,吞噬癌細胞。因為烤魚、燒烤中含有的致癌物質,可以被蘿蔔中的維生素C、酶等物質破壞,失去致癌作用。所以在吃烤魚、燒烤等食物的時候吃壹些蘿蔔,不僅可以幫助消化,還可以防治癌癥。真是壹舉兩得。- 6冬天吃狗肉要衛生。狗,又稱狗,是中國的“六畜”之壹。早在漢代以前,人們吃狗肉的數量和普遍性就相當於今天吃豬、牛、羊肉。其美味被人們津津樂道,有“壹聞狗肉香,神仙跳墻”之說。狗肉味道鮮美,富含蛋白質、脂肪、肌肽、肌酸、鉀、氯、鈉、鐵、鈣、磷等微量元素和嘌呤類物質。在寒冷的冬天,它是餐桌上的美味。人們常吃狗肉,以補脾胃,強筋骨,益血管。但需要註意的是,吃狗肉要註意衛生。否則往往會導致人的消化、呼吸、循環系統的多種疾病,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這是因為壹種叫做旋毛蟲的寄生蟲經常寄生在狗肉中。旋毛蟲雌雄異株,體小,成蟲3~4 mm,幼蟲0 1 mm。不要小看雌蟲,它的繁殖力極強。壹只雌性昆蟲可以產生65,438+0,500只幼蟲,最多可達65,438+0,000只。這些幼蟲可以鉆入人或動物的淋巴管或靜脈血管,通過血液循環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在1個月內形成肌肉中的“囊腫”。幼蟲可以在“袋子”裏生活幾年,吃這種帶“袋子”的狗肉的人會得旋毛蟲病。據專家研究,旋毛蟲病對人體危害極大。幼蟲可在1周內鉆入腸壁,引起十二指腸和大腸的廣泛變化。生病的人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和便秘,並伴有疲勞、寒戰和發燒。2~3周後,幼蟲通過血管再次侵入肌肉組織,引起肌肉炎癥。此時,患者會出現持續高熱,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小腿肌肉),全身水腫,肌肉組織和呼吸系統出現咀嚼、吞咽、呼吸、說話困難等癥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肝、腎的病變。4~16周後,患者水腫加重,脫水虛脫,呈惡病質,常死於毒血癥、心肌炎等並發癥。國外報道該病死亡率高達6%~30%。中國的西藏、雲南、沈陽等地區也多次發生。7冬天適合吃羊肉。中國大部分地區的人都喜歡吃羊肉。羊肉是壹種價廉物美的食材,是中國民間傳統冬季的好補充。明代大藥理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肉能補中,開胃,強身。金元四大名醫之壹的李東垣也指出:“人參能補氣,羊肉能補形。”綿羊分為綿羊和山羊。綿羊毛又厚又密,是專門為羊毛設計的品種。肉雖可食用,但肥膩滑膩,氣味濃烈。山羊是專門用來吃的,肉質甜嫩,適合燜燉,而山羊分黑白兩種。人們認為黑山羊比白山羊更有營養。羊肉營養豐富,味甘,性熱。根據食物成分分析,每100g羊肉含優質蛋白質11.1%,脂肪28.8%,是豬肉的壹半。每100g羊肉含306千卡熱量,比牛肉多近1倍。並含有無機鹽、磷、鐵、鉀、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等。具有溫中散寒、溫氣血、開胃強壯、益胃氣、滋陰抗衰老、壯陽補腎、益精血的功效。還能促進泌乳,治療白帶過多,對產婦有益。冬天吃羊肉更有利於身體健康。因為羊肉的熱量比牛肉高,所以冬天吃羊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陽氣不足引起的手腳不溫、畏寒怕冷等癥狀。羊肉中鐵、磷等物質的含量高於其他肉類,適合各種貧血人群食用。婦女和老年人氣血不足,病後瘦弱虛弱。冬天他們不妨多吃羊肉,羊肉能補氣血,補元陽,益腎氣,治虛弱,安心養心,健脾胃,禦寒氣,強身健體。羊肉是冬天的理想食物。我國北方甚至壹年四季都喜歡吃羊肉,所以大菜、小菜、火鍋比比皆是。而在我國南方的廣東、海南、廣西、港澳等地,羊肉烹飪只是在冬季才稍微流行,作為禦寒暖胃的菜肴。因為山羊不同部位的肉成分不壹樣,所以冬天做羊肉食品應該是不壹樣的。比如羊腿,肉厚骨厚,最適合燉。用淮杞和冬蟲夏草燉湯可以滋補。臘羊皮薄而韌,紅燒最為理想。用豆豉、大蒜、陳皮、姜片、生蒜燜制而成,清香可口。同時還可以煮羊排,用姜汁腌制,油炸調味,裝在鐵板上,熱氣騰騰,香氣四溢,別有風味。山羊的頭和蹄柔軟光滑,可以用來做燉菜和湯。羊肉趁熱吃比較好,涼了會有壹層羊油凝結。北風呼嘯,妳手腳冰涼。享受壹杯淮杞燉羊肉湯,祛寒暖身,補氣活血,手腳溫暖,增強抗寒能力。8冬至宜吃臘鴨俗話說:“臘鴨米粉烤,香氣傳三家。”在隆冬時節,臘鴨因其豐富的營養和極高的治療價值而廣受歡迎。所以臘鴨要在隆冬吃。臘鴨的吃法千變萬化,豐富多彩,高貴優質,煮、蒸、扣、炒皆宜。其特點是香味濃郁,香甜可口。香的如焗飯香,鮮的鹹鹹鹹。臘鴨皮下脂肪極其豐富,適合芋頭、土豆等“瘦”的東西。這種料口感輕薄,臘鴨的脂肪油中和了。煮出來的食物軟滑香甜,肥而不膩。臘鴨全身都是寶,能做出各種好吃的菜。比如油浸鴨、鵪鶉,用幹鴨去骨,取幹凈薄的部分,切塊。鵪鶉切碎,與肉、叉燒、蘑菇、竹筍和韭菜壹起炒。也可以用生蔬菜來上桌,味道鮮甜。還有玉簪蝦球、玉簪雞翅,把蝦球、去骨雞翅、臘鴨肉改成條、菜,色、香、味、形俱佳的熱肉菜,別具壹格。有的名廚用臘鴨代替雲腿,選用清遠雞、梁北菇,用麒麟排列,扣成“生扣鴛鴦雞”,效果不錯。臘鴨的頭、頸、骨是民間煲湯、熬粥的佳品。用豆瓣菜或幹菜做湯,味道鮮美,濃稠,清熱,去骨去火,有食療價值。冬天,魚鰾,俗稱魚泡,適合食用。其主要成分為高級膠原蛋白和粘多糖,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鈣、鋅、鐵、硒等微量元素。中醫認為,魚鰾性味甘、平,養血止血,補腎固精。魚鰾配合中藥可以治療消化性潰瘍、肺結核、風濕性心臟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管炎。魚鰾還能增強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改善食欲,有助於防治厭食、消化不良、腹脹、便秘等疾病。此外,魚鰾還能增強肌肉的韌性和彈性,增強體力,消除疲勞,滋潤皮膚,使皮膚細膩光滑。該魚鰾可增強大腦、神經和內分泌功能,促進生長發育,維持正常的腺體分泌,預防和治療智力低下、神經傳導阻滯、兒童發育遲緩、產婦乳汁分泌不足、老年人健忘和失眠。由於魚鰾含有大量膠汁,還具有活血、止血、補血、禦寒、祛濕的作用,所以能提高人的免疫力。10冬季養生宜選擇菌類食物。在蔬菜和綠葉蔬菜缺乏的情況下,菌類成為養生的首選。第壹,蘑菇。中醫認為,香菇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氣、潤燥化痰、健胃平肝的作用。從蘑菇中提取的多糖對白細胞減少癥和傳染性肝炎有效。蘑菇培養液能降低血糖,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和大腸桿菌。蘑菇營養豐富,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E、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它們是低脂肪、低糖、低鹽、低熱量和高蛋白的食物。蘑菇還含有豐富的賴氨酸,可以提高抗病能力,補充血紅蛋白,明顯提高智力。冬天老少皆宜,尤其是經常吃蘑菇提高智力和大腦的孩子。第二,蘑菇。中醫認為,香菇性平味甘,有益氣健脾、和胃益腎的作用。日本學者發現,香菇中含有的多糖可以降解癌毒素,從而降低癌毒素對免疫系統的影響。香菇中含有的葡萄糖苷酶可以加強機體的抗癌作用。香菇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據測定,它含有30多種酶和18種氨基酸,還有常見蔬菜所缺乏的麥角固醇,被譽為“蘑菇皇後”。所以成為了家庭冬季吃火鍋的好產品。第三,黑木耳。黑木耳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冬季家庭烹飪的常見佳品。黑木耳的藥用功能早已被我國人民所認識。李時珍《本草綱目》指出“木耳生於朽木之上,味甘性平,能使人強身健體。”中醫認為,黑木耳具有清肺益氣、活血養胃、潤燥強身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痔瘡出血、血痢、便血、崩漏。現代醫學證明,黑木耳能減少血栓,軟化血管,防治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黑木耳中含有的植物膠也是壹種對人體有益的天然滋補品。第四,銀耳。中醫認為,銀耳性平,味甘,有潤肺化痰、滋陰生津的作用。銀耳中的抗癌多糖對多種腫瘤有抑制作用。銀耳糖漿能顯著增強巨噬細胞的功能,保護其免受輻射損傷。冬季經常食用銀耳,對神經衰弱、失眠、心悸、虛弱、高血壓、動脈硬化有極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