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條灸。
1、疤痕灸:先在灸的部位塗少量蒜汁,增強粘著力和刺激性。放置艾條後,點燃艾條,直至艾條燃盡。此時患者會有灼熱感,可輕輕拍打周圍皮膚以緩解疼痛。壹般等艾炷燒完再取出。當它靠近皮膚燃燒時,如果患者感到灼痛,可以用手在穴位周圍拍打,以減輕疼痛。
2.無痕灸:在施灸部位塗少量凡士林,放置艾炷,點燃。當患者感到灼痛時,應用鑷子取走或更換艾炷。艾灸的程度是局部皮膚出現潮紅,無水泡。
二、艾條灸。
1,溫和灸:艾條點燃後,與施灸部位保持壹定距離,但不固定。輕輕移動或旋轉艾灸部位,使其完全覆蓋需要艾灸治療的部位。當患者感到灼痛時,可適當調整距離或避免直接艾灸。
2、鳥啄灸:點燃艾條後,與施灸部位保持壹定距離,但保持相對固定。像鳥啄壹樣在艾灸部位來回移動艾條。這種方法多用於暈厥的急救和鎮痛。
3、旋轉灸:點燃的艾條會在施灸部位周圍移動,使皮膚有溫暖的感覺,不會有灼痛感。常用於風濕和神經麻痹。
艾灸的特點:
1.溫經散寒:艾灸通過燃燒艾葉,可以溫氣血,溫經散寒,對虛寒證、寒濕證等寒性疾病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2.活血通絡:艾灸可以行氣活血,疏通經絡,在壹定程度上改善因瘀血阻滯經絡引起的局部疼痛、關節痛、痛經等癥狀。
防病保健:艾灸能幫助人體陽氣,具有防病保健的作用。經常艾灸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增強體質。
4.適應癥廣:艾灸適應癥廣,可用於治療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疾病。
5、無副作用:艾灸是壹種自然療法,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傷害和副作用。
作用持久:艾灸的治療作用可以持續很長時間,甚至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