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四季睡眠如何遠離失眠?

四季睡眠如何遠離失眠?

我們都聽說過“早睡早起,身體好”這句話,但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四季變化,萬物變化。”春夏秋冬各有規律,睡眠自然也要分季節。春夏要“晚臥早起”,秋季要“早臥早起”,冬季要“早臥晚起”。

有人說,冬天在被子裏暖暖的,比夏天睡覺舒服,不用怕失眠。事實上,失眠壹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的生物鐘應該符合自然規律。健康的睡眠不僅取決於正常的作息規律,還取決於四季的變化和生長、生長、收獲、藏藏的規律。

於女士是壹家報紙的編輯。她平日裏比較忙,熬夜是常事。工作了壹年,她明顯覺得夏天加班白天也能正常工作,但是冬天只要晚上加班,第二天精神狀態就很不好。有時她想早點睡覺,但偶爾會失眠。

其實俞女士的這些現象都是四季睡眠需求不同造成的。壹般來說,春夏適合晚睡早起,每天需要睡5到7個小時。秋季適合早睡早起,每天所需睡眠時間為7至8小時。冬天適合早睡晚起,每天需要睡8到9個小時。由於現代人的工作時間固定,很難根據四季的變化嚴格調整自己的作息,但對於忙碌的都市人來說,還是要盡量做到睡眠規律。“未病先防”是中醫養生的重中之重。所以,如果妳在失眠前,根據四季的氣候和人體的變化,巧妙的睡眠,壹定會壹年四季都睡得很好。

春天應該是“晚臥早起”

春天是辭舊迎新的季節。古詩“我在這春光明媚的早晨輕松地醒來”描述了早春時節,許多人都特別困倦,想早點入睡,醒來時精神煥發。根據《內經》“四氣調神”的說法,春天的三月是萬物開始生長的季節,天地之氣在這個季節開始萌發,所以三月的睡眠應該是“夜臥早起”。不要把這裏的“夜”和現代都市夜生活的“夜”混為壹談。酒吧和KTV是這個城市年輕人經常去的地方。在他們眼裏,不玩到半夜就不叫“夜”。這裏的夜晚應該是指十點到十壹點之間。十點以後,體內內分泌開始旺盛。如果這段時間處於深度睡眠狀態,有助於身體自然排毒。因此,在春天,人們應該晚上睡覺,早起,在院子裏散步,散開頭發,舒展身體,使情緒活潑,充滿活力。?另外,在中醫理論中,春天屬於“木”,人體五臟中的肝也屬於“木”,所以春天不僅是養肝的最佳季節,也是肝病多發的季節。養肝首先要註意睡眠,睡得香。很多忙碌的人,其實他們的肝病都是“煮”出來的。每壹個熬夜的人都知道,大都會熬夜後眼睛是紅的。其實這是肝火上升的癥狀。如果長期這樣,必然會傷肝。

當身體處於高質量的睡眠狀態時,體內就會出現“四自”功能。即自我構建、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修復。尤其是春天,肝臟受陽影響,容易上火。而且肝是將軍之官,負責排水解毒。因此,春季高質量的睡眠對養肝非常重要。

值得註意的是,春季早起後,最好不要馬上做劇烈運動,比如跑步,而是要“慢下來”,即以散步的形式為主,讓精神慢慢得到提升。只有在身體完全清醒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劇烈運動。另外,這個季節要註意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輕易上火。這個時候也要註意親近自然,到樹林、植物園等動植物多的地方走走,吸收新鮮空氣。

夏天打個盹保持健康

在所有的季節中,炎熱的夏天是人們最難入睡的季節。由於夏季晝長夜短的特點,人們白天活動時間較多,晚上睡眠時間不足,炎熱的天氣容易幹擾人的睡眠,使人更加浮躁。蚊蟲叮咬、他人幹擾等。,都讓人難以安靜。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也覺得夏夜難熬,睡眠不好的人更是火上澆油,甚至徹夜難眠。夏天,萬物鼎盛,開始衰退,人體也是如此。人體的活力會逐漸達到頂峰,清醒的時間會大大增加。人體的陽氣也是最旺盛的,也是陽氣最容易發泄的時期。

夏天壹般人只睡五六個小時,人的睡眠時間相對縮短,這是壹種自然的生理現象。我們應該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的原則,順應自然。養生要講究收排,始於排,止於收。所以,夏季養生要註意午睡。午睡不僅是壹種快速有效的“健康充電”方法,還可以彌補夜間睡眠不足,放松和休息人的大腦和身體系統,利用下午和晚上的工作和學習。同時有利於預防中風、心腦血管疾病、抗衰老、延年益壽、美容養顏。午睡片刻至半小時為宜。為了快速,不建議在通流或空調低溫室內入睡。

同時需要註意的是,夏季心火旺盛、肺氣稍虛、腎水不足者,應忌食生冷以促進楊琪,節省房事,靜養護養之氣。

秋天註意多睡覺

《蘇文四季調》說:“秋三月,此謂榮平。天氣緊急,氣氛明朗,早睡早起,雞也開心。平靜心靈,減緩秋形,收斂空氣,使秋氣平靜,使肺清。今秋氣宜養收之道。”

也就是說,在秋天的三個月裏,秋高氣爽,萬物收藏,人的日常生活要適應氣候。夏天睡眠相對少了以後,秋天可以註意睡好覺,正好補償壹下。

秋季氣候涼爽,與炎熱的夏季相比,人們睡覺的氣候條件大大改善。有些朋友開始睡覺了,卻沒有註意秋季睡覺的方式方法,不僅辜負了涼爽適宜的睡眠條件,也不利於秋季的保健。

秋眠總的原則是早睡早起,以應對秋天的天氣。秋天是成熟的季節,人體也是。如果春天保持健康,夏天生長良好,那麽到了秋天,人體的狀態就會達到壹年四季最平衡的狀態。這時候睡眠時間要相對的從夏天的亢奮變成秋天的內向時間。相對於春天以“生命”為主的睡眠,秋天以“收獲”為主。所以這個時候,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是晚上8點入睡,或者每天保持910小時的睡眠。但是第二天也要註意早起。雖然秋天開始收斂,但沒有必要躲躲藏藏。所以,早睡的時候,壹定要註意早起。秋日清晨早起讓人“神清氣爽”。

秋季氣候涼爽,人們睡覺的氣象條件大大改善,但如果我們不適當註意,睡眠質量會受到很大影響。所以,秋季睡眠要註意幾個方面。

睡前千萬不要吃東西。這樣會增加腸胃負擔,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對身體有害,還會影響睡眠。如果睡前實在餓了,可以吃壹點,休息壹會兒再睡覺。

喝茶也需要註意,睡前不要喝太多的茶。茶葉中的咖啡因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興奮。而且茶喝多了也容易造成晚上尿頻,影響睡眠。

睡前不要過度娛樂。愛“泡吧”的青年男女需要註意,秋季盡量減少“夜生活”。睡前過度的娛樂活動,尤其是長時間的激烈、刺激的活動,會使人的神經持續興奮,難以入睡。

睡覺時避免說太多話。有朋友喜歡講睡前給人打電話聊天的習慣。其實躺著說話太多容易傷肺,也會讓人興奮,影響睡眠。睡覺前不要張嘴。睡覺閉上嘴是保持活力的最好方法。如果妳張大嘴巴呼吸,吸入的冷空氣和灰塵會傷害妳的肺,妳的胃會著涼。睡覺時忌吹風。人體在睡眠中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降低,易受風邪侵襲。另外,秋季氣溫不穩定,睡覺要註意保暖,壹定不能讓風直接吹。

冬天睡覺,早睡晚起。

對於許多人來說,冬天起床是非常困難的。中醫認為,冬季是藏歷季節,凍水在旱地變成冰。人體此時需要聚陽。此時睡眠要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時間。事實上,人體在這個季節已經自發地調整了睡眠體質,所以很多人在冬天愛睡“懶覺”,這是身體根據自然環境的變化而做出的生理反應。

《黃帝內經》說,“早起晚起等太陽”。這意味著人們在寒冷的冬天必須早睡晚起。當然,“晚起”不代表睡懶覺,但最好是太陽出來後再起床。早睡滋養人體陽氣,保持身體溫暖。日出後起床,此時人體的陽氣迅速上升,血液中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含量也逐漸上升。這個時候起床,不僅可以讓妳頭腦清醒,機智靈敏,還可以避免感冒。

冬天陽氣相對較少,所以有些人總覺得手腳冰涼,晚上睡不著。這主要是因為自然界氣溫降低,陽氣不足,人體自身陽氣也不足,身體出現陽虛。此外,由於天氣寒冷,人體血管收縮回血的能力會減弱,使得手腳尤其是指尖的血液循環不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神經末梢循環不暢”導致手腳冰涼。所以冬天睡覺前用熱水洗腳比其他三個季節更重要。

中國有壹句民謠:“春天洗腳,太陽升起起飛;夏天洗腳可以祛暑濕;秋天洗腳,潤肺潤腸;冬天洗腳,腹部暖暖的。“這首民謠也簡潔地表達了四季洗腳的好處。陸遊82歲時,仍然堅持冬天睡覺前用熱水洗腳。他說:“老人不再從事農業和桑樹的工作,他還沒有忘記數雞。洗腳睡覺真的很快,小孫子也越來越好。"

睡前用溫水洗腳15 ~ 20分鐘可以擴張腳部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使人容易入睡。睡前泡腳有催眠和健身作用。洗腳的熱水量以淹沒腳的腳踝為好,水溫42℃ ~ 45℃,溫暖舒適。同時用手緩慢輕松地按摩雙腳,先腳背再腳背,直到熱起來。這樣可以擴張局部血管,興奮末梢神經,加速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如果能長期堅持,不僅具有保健作用,對神經衰弱引起的頭暈、失眠、多夢等癥狀也有很好的療效。

因為冬天冷,很多人喜歡把頭埋在被子裏,做壹個不折不扣的“縮頭烏龜”。蒙著頭睡覺的人非常不健康。因為我是蒙著頭睡覺的,所以吸入和呼出的氣體都被限制在床的狹小空間裏。空氣汙濁不流通,缺氧不清,睡不好,容易做噩夢。醒來後會感到頭暈、乏力、精神疲憊。當然,不要光著肩膀睡覺。冬天天氣寒冷,如果光著肩膀睡覺,風寒邪氣很容易侵入肩關節,導致局部經絡和關節氣血不通,容易引起關節酸痛。有些情侶不知道是太親密還是怕冷。他們喜歡在冬天互相擁抱睡覺。這樣睡覺會導致肌肉緊張,血液供應不暢,神經受壓,局部或相應的肢體酸痛、麻木、疼痛等。同時,兩個人經常相對而睡,會導致壹方吸入的氣體大部分是另壹方呼出的廢氣,其不良後果類似於蓋著被子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