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為什麽樓房養豬不受農民青睞?

為什麽樓房養豬不受農民青睞?

最近,邊肖寫了壹篇關於建築養豬的文章。從讀者的評論中可以看出,養殖戶對建築養豬並沒有那麽樂觀,雖然建築養豬的所有優勢,如土地成本低、節省人工成本、機械化環境好等,還是被認可的。但仍有壹些問題困擾著養殖戶,很多養殖戶對樓房養豬望而卻步。

壹是投入成本高,回報速度慢。

從建築養豬場的建設成本來看,確實是上億。壹般的建築養豬場除了建設成本之外,還需要配備壹系列的硬件設施才能正常運行,建築建設和硬件設置的成本都不低。根據業內機構的分析測算,壹年60萬頭豬的大樓養豬場,預計每年有4億元左右的利潤,而這樣壹個大樓養豬場,前期需要投入40億元左右,也就是說,僅這個時間就需要10年才能回本。

二是集約化養殖,疾病防控難度大。

此前有業內人士表示,該樓養豬環境好,有利於疾病防控。然而,邊肖不這麽認為。在養豬場得病之前建養豬場可能有優勢,也就是所謂的“預防”疫情,但在“控制”疫情方面,建養豬場處於劣勢。壹層樓的豬壹旦生病,其他樓層的豬很難不生病。更何況物資的進入更加頻繁,也增加了疫情發生的概率。

三是糞便、廢氣等環境問題難以解決。

近年來,養豬業的環保力度不斷加大,許多不合規的養豬場被拆除。可見,養豬業的糞汙、廢氣等環境問題,解決起來還是很困難的。而且農業農村部之前也披露過壹組數據。壹個500頭豬的規模化養豬場,需要分配113.6畝土地用於糞便消化,可見建設養豬場容易發生。

第四,養豬業主體多變。

眾所周知,養豬業有壹個豬周期,中國的豬周期大致是四年壹個。從之前的豬周期來看,每壹個豬周期結束後,都會有壹批豬的養殖主體被淘汰,另壹批豬的養殖主體會重新進入這個行業。這個行業特性對應的是我們在第壹篇文章中分析的建設養豬場需要65,438+00年才能回本,確實有點風險,有可能到時候就收不回本了。

對於以上農民養豬建房的四個難點,邊肖認為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這些問題真的讓農民在沒有解決之前不敢隨意改變耕作方式。妳覺得其他問題是建設養豬場的難點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