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註重細節才能強身健體。飯後怎麽健身?

註重細節才能強身健體。飯後怎麽健身?

保健需要從日常生活開始。做好保健工作可以使壹個人更健康,更長壽。甚至飯後吃飯,掌握壹些小細節,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那麽飯後長壽有哪些習慣呢?

1,飯後漱口。

吃完後先漱口。古代醫學家張仲景在文章中建議,飯後漱口不僅可以保護牙齒,還可以保持口腔芳香,保持口腔濕潤清潔,刺激舌頭上的味蕾,有效增強人的味覺功能,對防治口腔牙病有很大作用,對消化也有很大好處。

2.飯後輕輕按摩腹部。

唐代大醫孫思邈曾建議,飯後用手摸腹部數百次,同時扣牙齒36次。只要能做到這壹點,就能保證好胃口,治療多種疾病。如果飯後躺下,會滋生多種疾病。具體方法是用手掌按摩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逆時針緩慢輕柔旋轉20次。

3.晚飯後散步(視情況而定)

“飯後百步走”比較適合平時活動量少的人,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比較胖或者胃酸過多的人。如果這些人飯後散步20分鐘,對他們的健康有好處。而“飯後”是吃了20個之後?30分鐘後,並不是說吃完飯馬上去散步。

提倡“飯後不去”也是有道理的。從消化生理功能來看,飯後胃處於飽腹狀態。這時候就需要保證胃腸道有足夠的血液供應來進行初步的消化。適當休息後,胃腸道可以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

根據腦生理學家的研究,有些人的“飽腹感”不過是肚子覺得飽了,但營養物質沒有吸收到體內,身體還處於“饑餓”狀態。在短短十分鐘的進食過程中,妳吃的食物沒有時間消化,更不用說吸收。

匆忙起身離開時,部分血液會集中在運動系統,使消化液分泌延遲,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晚飯後怎麽去?

失眠者晚上要慢行半小時,睡前休息15分鐘,有很好的鎮靜催眠作用。

高血壓患者要用腳掌著地,不要先用腳後跟著地,否則大腦會不停地震動,容易引起頭暈。

冠心病患者飯後1小時宜慢走,以免誘發心絞痛。長期堅持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減少動脈硬化。

輕度認知障礙者應雙臂後翻散步,雙手放在後腰命門穴上,慢慢後退50步,再向前100步,向後走5~10次。(倒退時要特別註意安全)

有腸胃病的人可以揉肚子散步。走路時,他們可以用雙手按摩腹部,每分鐘走30-60步。每壹步按摩壹周,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每次行走3-5分鐘。

三餐後不要吃東西

1,不要急著喝茶。

中國人有飯後喝茶的習慣,但茶葉中的大量酸性物質能與食物中的鐵、鋅結合,導致食物中鐵的流失。最好半小時後再喝。

2.不要急著洗澡泡腳。

這樣做會增加體表血流量,減少胃腸道血流量,從而削弱胃的消化功能。建議先休息1~2小時。

3.不要急著運動。

很多中老年朋友習慣在早上運動,但早餐後最好不要馬上運動(建議早餐後半小時運動),否則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如果運動強度大,還會引起腹痛或者腸胃疾病,對於心腦血管患者來說也是很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