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炒股應該多註意什麽,怎樣才能少走彎路?
短線操作是股市高手的遊戲,需要對股市有深刻的認識,熟悉莊家的交易手法,良好的心理素質,更重要的是要有時間關註莊家的壹舉壹動。短線選股的關鍵在於熱點,投資者必須對熱點的形成有敏銳的洞察力。短線選股要註意以下三個方面:壹是成交量。股票俗話說“量是價格的先導”,量是價格的先導。股價的上漲必須與量能相協調。成交量的放大意味著換手率的提高,平均持倉成本的增加,上檔拋壓的減輕,這樣股價才會繼續上漲。有時候莊家的籌碼鎖定好了,股價可能會縮量上攻,但縮量上攻的局面不會持續太久,否則平均持倉成本不會增加,拋壓會大大增加,股票缺乏繼續上漲的動力。所以短線操作壹定要選擇成交量大的股票,尤其是底部成交量大的股票。第二,圖形。短線操作不僅要重視成交量,還要註意圖形的變化。有幾個數字值得高度關註:W底、頭肩底。弧形底、平臺、上升通道等。當W底、頭肩底、弧形底的成交量突破頸線時,應該是買入時機。這裏有兩點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第壹,需要放量突破,才能有效突破。沒有成交量配合的突破是假突破,股價往往很快回到起始位置。第二,在低價位突破比較靠譜,在高成交量突破很可能是莊家制造的“多頭陷阱”,誘使散戶跟風,從而達到出貨的目的。很多時候,在突破頸線位置時,往往會出現撤單確認,這也可以作為建倉的好機會;股價平臺盤整,波幅越來越小,尤其是低位收幾根十字線或幾根小陽線時,股價往往選擇向上突破;走上升通道的股票,可以在股價觸及下軌,尤其是下軌是10日和30日均線時買入,在股價觸及上軌時賣出。此外,還有國旗整理。盒子整理兩個重要的圖形,其操作訣竅和W底差不多,這裏就不贅述了。第三,技術指標。股市的技術指標數不勝數,至少有1000多個,而且都各有側重。投資人不可能面面俱到,熟悉其中幾個就好。常用的技術指標有KDJ、RSI等。壹般來說,當K值在低位(20%左右)兩次穿越D值時,是較好的買入時機;當高位(80%以上)兩次穿越D值時,形成死叉,是較好的賣出時機。RSI指標在0-20時,該股超賣,可以建倉;80-100,超買,可以平倉。值得指出的是,技術指標最大的不足是滯後性,將其作為唯壹的參考標準往往會帶來很大的誤差。很多權重股,指標在高位鈍化,但股價卻持續飆升;很多弱勢股,指標壹直處於低位,但股價仍在下跌。而且經銷商在使用技術指標時,進貨時往往會把指標搞得壹塌糊塗,出貨時指標幾乎完美無缺。莊家利用指標騙錢幾乎是常見的做市手段。所以在應用技術指標時,壹定要綜合分析各方面,尤其是量價關系。第三,均線。短線操作壹般參考五天、十天、三十天三條均線。10日均線和30日均線上穿5日均線,30日均線叫金叉,是買入機會;反之則稱為死叉,是賣出的時機。三條均線都向上排列,稱為多頭排列,這是強勢股的表現。股價的5日、10日、30日均線是買入機會(註意壹定要拉回)。回調的時候買哪個均線,看個股走勢和大盤;三條均線都向下排列,稱為空頭排列,是弱勢的表現。不宜幹預。短線操作,股價暴漲暴跌,短線高手不僅要學會止盈,還要學會同樣重要的事情:割肉。有勇氣參與短線操作,就要有承認失敗的勇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當妳犯了錯,買了下跌的股票,要果斷賣出,防止深度套利。只要善於總結誤判的原因,也算是割肉的壹種補償。短線炒股壹定要快進快出,壹定要設置止損位。具體設定值視個人情況而定,可以是5%,也可以是10%。如果股價跌破止損位,壹定要果斷賣出,不要抱有幻想。即使股價可能上漲,也要規避風險,嚴格按照止損位操作。很多人喜歡做短線,喜歡在強勢股之間“混搭”,以“短、平、快”的累積收益實現利益最大化,同時滿足自己不斷追求新鮮事物、求新求異的心理。但實際上,我們所追求的利潤,很多時候是很難實現的,或者就像不知道目標樓層的人,上下幾次電梯,卻不知道在哪裏“下車”。經過壹周、壹個月甚至壹年的努力,個人賬戶裏的資金往往漲不了多少,用不好還可能縮水。用“吃力不討好”來形容恐怕更合適。那麽,怎樣才能提高短線操作的成功率呢?這裏簡單介紹壹下自己的經歷,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幫助。其要點是:鎖定強勢股,判斷市場走勢;2點半以後介入,第二天肯定出局。鎖定強勢股,就是在深滬兩市的漲幅榜上尋找全天走勢較強的股票,從技術形態、上漲壓力、交易配合、次日可能上漲等角度綜合考慮,挑出我們認為後市可能繼續上漲的。因為我們追求的是超短期的利潤,所以我們甚至不必關心相應公司的主營業務、業績等基本面因素,而必須對其流通性、主力介入的程度和現狀有充分的了解,甚至第二天會不會因為召開股東大會而停牌,或者會不會除權,從而制定相應的炒作策略。判斷市場走勢,意味著即使妳是短線股,也必須得到強有力的市場配合,否則成功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股指壹天大部分時間的走勢對於超級短線投機者來說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市場的走勢。兩點半之後的幹預說得很清楚了。大多數情況下,2: 30開始的上漲是真正的上漲,當然2: 30左右開始的下跌也是真正的下跌,會對第二天早市的走勢產生影響。還有壹種情況就是兩點半大盤像螃蟹,即使後面拉起來或者拉下來,壹般情況下也不會太大,但是這個時候選對股票還是有很多機會的。同時,買我們看好的股票也不要太招搖,尤其是資金量大的朋友。他們絕不能壹時沖動就“打”光自己的資金,以免引起主力的警惕,停止拉升甚至洗盤。這是超級短線愛好者最忌諱的事情,把自己的資金全部介入壹只股票,不利於規避風險。第二天,我們壹定會離開,就是不管第二天市場和我們參與的股票怎麽變化,都要按照我們預先設定的計劃去操作。如果達到了預期的盈利標準或止損水平,當然要退出觀望,而且即使沒有獲得預期收益或觸及止損價格,最好當天就結束——很多人都要把超級短線做成普通短線,進壹步“拉長”成中線甚至長線。現有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最後說說設定預期目標的問題。當然,還要看我們參與的股票的具體表現。根據經驗,將預期利潤率設定在2-4%左右比較好(如果市場走弱,可以相應降低,但在極弱的市場中操作幾乎沒有必要)。如果買入當天已經獲利,且個股走勢相當強勁(如收盤漲停或收盤接近全天最高價),可以在第二天以略高於前收盤價的價格參與集合競價,否則可以根據第二天的走勢行事。短線投機者應該堅持的原則是:賺錢是第二位的,不虧或盡量少虧是第壹位的;當然賣出後再漲的錢應該是別人賺的,我們只賺對得起超短持有時間的超短線收益。人吃飽了總要消化,不然吃飽了就很難吃了。在股市中,無論漲勢多麽淩厲,都不可能壹口氣沖到頂,無論下跌多麽慘烈,都很難直線下跌。中間要“消化”“消化”,才能進行新壹波的漲跌。這種“消化”技術上叫做技術調整。技術調整為我們提供了壹個短期機會。通常這樣的調整等於前期增減的30%到50%。如果把握得好,利潤會很可觀。技術調整的出現是壹個信號。比如上升趨勢中,連續三天拉出陽線,但壹根比壹根短,漲幅逐日遞減;或者上漲多日後,來個高開低走,拉出壹根帶上影線的陰線。這些都是上升趨勢將被調整的信號。反之,在下跌趨勢中,連續三天拉出陰線,但壹根比壹根短,跌幅逐日遞減;或者下跌多日後,來個低開高走,拉出壹根帶影線的陽線。這些都是下跌會反彈的跡象。上漲趨勢調整時做空,下跌趨勢反彈時做多,符合隨行就市的原則。甚至前壹階段已經抓住了上漲或者下跌的機會,然後趁著調整賣出或者買入,那麽就真的可以達到“撿西瓜撿芝麻”的理想狀態了。利用技術調整做生意只能是短期的,“得了點好處就得還手”,切不可太貪心。因為無論上漲還是下跌過程中的技術調整,都不代表大方向的改變。調整發生時市場的基本因素並沒有改變,所以調整是暫時的。拳頭向後收縮,以便更有力地向前擊打。這是我們在利用技術調整做短線操作的時候要記得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