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臥位方向,是指睡眠時頭和腳的方向和位置。
唐亮說,盡量避免北臥。《千金要方,道林滋養自然》提出:“不可仰頭臥北,不可眠墻北。”《老人不變之言:安眠》也指出:“不要先臥北,即避地氣”,古代養生專家在這壹點上基本壹致。認為北方主冬寒,北方怕冷臥,直接傷人體元陽,損元神之宅。
2.睡眠時間
春夏季宜晚睡早起(每天睡5~7小時左右),秋季宜早睡早起(每天睡7~8小時左右),冬季宜早睡晚起(每天睡8~9小時左右)。
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裏,人們通常睡很短時間,在惡劣的天氣裏,人們通常睡很長時間。那些“夜貓子”或者“早睡晚起的人”應該找到自己的生物鐘。按時作息可以提高睡眠和休息的效率。
傳統養生認為,要午睡,也就是人體在中午(晚上11到早上1)和中午(白天11到13)需要適當的休息。中醫認為,在經絡處,陰陽交匯,極盛極衰,體內氣血陰陽極不平衡,必須靜臥,等待氣的恢復。
現代研究還發現,夜間0點到4點,身體各器官的功率下降到最低;中午12到中午1,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候,所以經絡睡眠的質量和效率是好的,符合養生的原則。
睡眠姿勢
睡姿如弓有效,側臥輕。專家認為,不宜趴著或把頭埋在被子裏睡覺,尤其是老年人。仰臥、俯臥或左側臥都不合適,最好是右側臥。研究表明,“像弓壹樣睡覺”正好可以減少地心對人體的作用力。
因為人體的心臟大多在身體的左側,向右側臥可以減輕心臟的壓力,有利於胃排空,同時避免將手放在胸部和心臟附近,以免從噩夢中驚醒。
對於女性來說,側臥比仰臥和俯臥更好。俯臥會影響面部皮膚的血液循環,增加皺紋。仰臥不利於女性盆腔血液循環,容易引發各種月經疾病。孕婦應該左側臥,尤其是進入中晚期的孕婦。
4.睡眠環境
臥室不要太大,面積不超過20平米。臥室要暗,保持安靜,盡量不開燈睡覺。臥室內避免放置過多的電器,以保證休息時人腦不會受到太大的幹擾。另外,不要戴項鏈、手鐲、戒指、手表、假牙、手機等物品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