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中醫提醒:養生先養肝。

中醫提醒:養生先養肝。

春天是壹年的開始,陽光明媚,萬物復蘇,大自然呈現出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中醫認為,人與自然是壹個有機整體,要天人合壹,順應四時。五行中春屬木,人體五臟中的肝也屬木,所以春氣通肝。春天,肝氣旺盛,上升。春天是肝旺的時候,也是養肝的時候。春季養肝對於養生、防病、治病尤為重要。《內經四氣調神論》中說:“春氣反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意思是春天如果不養生,違背了春氣,體內少陽之氣無法生長,就會造成肝氣郁結。

唐山市中醫院內鏡中心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李偉建議大家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飲食:春天來了,要多選擇適合養肝的食材,如芽菜(如綠豆芽、黃豆芽、豌豆苗、蒜苗、香蔥、竹筍)順應自然,有助於人體上升,促進氣機;春天也可以多吃五谷雜糧和豆類,因為都是植物的種子。種子是能量最集中的部分,是精華,可以激發生命的活力,有助於減脂減肥。中醫素有“五味入五臟”、“五色入五臟”之說。藍色入肝,多吃綠色蔬菜,其中含有大量適合養肝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另外,適量吃壹些甜食,因為“脾胃為後天之本”和“脾旺四季”如桂圓、糯米、山藥、薏米、扁豆等。,這樣會補脾氣,氣血生化來源充足,肝血充足,肝氣肝火不旺。

日常生活:最重要的是保證充足的睡眠:適應天氣,為了健康而休息。血液儲存在肝臟,晚上躺著的時候血液又回到肝臟。根據中醫的子午流註理論,膽經循行周期在兒童期為23:00-1:00,肝經循行周期在醜期為1:00-3:00。所以,妳要早睡,尤其是保證這段時間的睡眠,以利於肝膽的保養。肝病患者要特別註意保證睡眠,這樣血液才能回到肝臟,藥物才能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女性養生以養血為主。如果經常熬夜,往往會陰部血虛,出現面色萎黃、失眠多夢、月經量少等肝血不足的癥狀。另外,要活動與休息相結合,適當運動,出去郊遊踏青,做壹些舒展筋骨的運動。推薦妳做太極拳或者八段錦:這兩種運動有兩個共同的特點:壹個是可以鍛煉氣息,使人平靜下來,疏通氣血,排出體內毒素,同時讓氣息持續很長時間,也就是所謂的“停氣”;二、能舒筋活絡:“肝主肌”,肌肉壹舒,肝氣就會得到調節,人體的氣機就穩定了。這叫“以形導氣”。所以民間有句話“筋長壹寸,壽長十年”就是這個道理。同時,這兩項運動不僅簡單易學,而且很難根據自身情況掌握。適合各個年齡段的朋友,非常適合在家自學。

調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大喜大悲,避免急躁或抑郁,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調節人體的氣機,我們全身的臟腑、經絡、氣血、津液都依靠肝來調節氣機,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時,通過舒肝的功能,使五臟的情緒得以順暢:怒、喜、悲、懼對應五臟——肝、心、脾、肺、腎。這五種情緒就像天上的五朵雲。如果雲層很厚,陽光無法穿透,就會讓妳生病。所以,如果過於情緒化,就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正常,臟腑功能失調。所以要通過和家人朋友溝通來調節自己,通過網絡也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