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是壹種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即對人體穴位施以按、揉、揉、穴等各種手法,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相比針灸,* * *的技術要求更低,危險性更小,所以被普通人廣泛使用。與此同時,問題也出現了。很多人覺得按壓效果不明顯,從而對* * * *失去信心。
穴位氣血的消長是隨時間變化的,很多人不跟隨穴位的開合變化,自然療效也不顯著。壹般來說,* * *需要用經絡流註的方法來開穴,然後根據病情變化的周期來選擇* * *的最佳時間。
子午流註是指人體內的十二經脈與壹天的十二個時辰相對應。因為時辰是變化的,不同經絡的氣血也是在不同的時間升降的。收經註原理是指將氣血註的時間規律以幹、支的順序表現出來,在相關臟腑經絡對應的穴位進行針灸的壹種方法。
根據子午流註,十二點與十二經脈臟腑的對應關系如下:
1.石矛(5:00-7:00)有大腸經,有利於排泄。
2.早上(7:00-9:00)胃經旺,有利於消化。
3.九時(9:00-11:00)脾經旺盛,有利於吸收營養,生血。
4.中午(11點至13點)心經旺,有利於全身血液循環。
5.季末(13 ~ 15),小腸旺盛,有利於吸收營養。
6.神石(15: 00至17: 00)膀胱經旺盛,有利於人體排泄水液,瀉火解毒。
7.腎經旺時(17點至19點),有利於藏藏臟腑精氣壹日。
8.心旺時(從19到21),心的力量增強。
9.石海時(21: 00至23: 00),三焦經絡發達,氣血通暢。
10.兒童期(23:00-65438+淩晨0: 00)膽經旺盛,膽汁需要代謝。
11.醜的時候(1到3點),肝經旺,有利於養血。
12.在印石(3時至5時),肺經最盛,將肝臟儲存和解毒的新鮮血液輸送到百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