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中山先生生前非常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後不久,於1912年5月成立了農林部,由森林司主管國家林業局。1914 11年6月,中國近代史上第壹部森林法頒布,1915年7月,政府規定每年的清明節定為植樹節。
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決議,將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這個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我國將孫中山先生逝世的日期定為植樹節,也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征著他未了的心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將得到更好的實現。在鄧小平同誌的倡議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 3月12日,郵電部再次發行“綠化祖國”郵票壹套四枚。第壹枚郵票是“全民義務植樹”。
植樹節最早於現代建立於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4月1872,10,莫頓在內布拉斯加園林協會召開的壹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強調節的提議。該州采納了莫頓的建議,將4月10定為該州的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了世界上第壹張植樹節郵票,郵票上顯示的是兩個孩子在植樹。
據聯合國統計,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不同國家植樹節的名稱和時間也不同,如日本的“植樹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之為“樹木的新年”;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節”;印度稱為國家植樹節;法國被稱為“國家樹木日”;加拿大被稱為“森林周”。
有些國家在12月的每個月都會慶祝植樹節:
約旦植樹節65438+10月15;
西班牙的植樹節是2月1;
伊拉克的植樹節是3月6日;
在法國,每年3月是法定的“植樹月”,月末是“植樹日”,是全國綠化的高潮。
朝鮮的植樹節是4月6日;4月和10月為“植樹月”;
澳大利亞的植樹節是五月的第壹個星期五。
委內瑞拉在1905年決定每年的5月23日為植樹節;
芬蘭的植樹節是6月24日;
墨西哥1954號法令規定,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為植樹節;
印度的植樹節是七月的第壹周;
巴基斯坦的植樹節是8月9日;
菲律賓的植樹節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了。他們指定每年九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
泰國的植樹節是9月24日。(也是國慶節)
古巴的植樹節是10年10月10;
英國植樹節是165438+10月6日到12;
意大利在1898年決定165438+10月21是每年的植樹節;
敘利亞的植樹節是公元5438年6月+2月的最後壹個星期四。
塞內加爾是世界上植樹節最長的國家,雨季壹到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植樹,持續半年。今天是3月12,是中國的植樹節。
雖然中國古代有勸人種樹的說法,但國家通過法律規定植樹節是現代的事情。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第壹個認識到森林重要性並倡導植樹造林的人,所以中國植樹節的設立和變遷都與孫中山有關..
辛亥革命後,民國四年(1915),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由農商總局局長周子琪舉薦候任總統。當年7月批準後,每年清明節定為植樹節,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與。
民國17 (1928)年北伐完成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4月7日,國民政府發布國家命令:“舊歷清明植樹節改為紀念總理逝世的植樹儀式”,並將原來的植樹節改為每年3月1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9年2月,在NPC第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林業總局局長羅玉川提交《森林法(試行草案)》審議,並說明“決定將每年3月12日作為我國植樹節”,經大會通過,決定每年3月1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那時起,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壹項法律在全國實施。次年,國務院頒布了《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實施辦法》。
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較大,各地適合種樹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所以很多省市也規定了自己的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植樹節的由來12年3月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紀念日。中山先生生前非常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後不久,於1912年5月成立了農林部,由森林司主管國家林業局。1914 11年6月,中國近代史上第壹部森林法頒布,1915年7月,政府規定每年的清明節定為植樹節。
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決議,將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這個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我國將孫中山先生逝世的日期定為植樹節,也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征著他未了的心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將得到更好的實現。在鄧小平同誌的倡議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 3月12日,郵電部再次發行“綠化祖國”郵票壹套四枚。第壹枚郵票是“全民義務植樹”。
植樹節最早於現代建立於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4月1872,10,莫頓在內布拉斯加園林協會召開的壹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強調節的提議。該州采納了莫頓的建議,將4月10定為該州的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了世界上第壹張植樹節郵票,郵票上顯示的是兩個孩子在植樹。
據聯合國統計,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不同國家植樹節的名稱和時間也不同,如日本的“樹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之為“樹木的新年”;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節”;印度稱為國家植樹節;法國被稱為“國家樹木日”;加拿大被稱為“森林周”。1979全國人大常委會將3月12日定為中國的植樹節。這壹天被定為植樹節。壹是紀念壹直重視和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另外,3月12正好在驚蟄之後,春分之前。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這個時候種樹是最合適的。中國植樹節的由來廣東省中山市翠星村是中國新民主主義創始人、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在孫中山先生故居,至今仍有壹棵100多歲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僅17歲的孫中山從美國檀香山帶回來,自己種在這裏。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第壹個認識到森林重要性並倡導植樹造林的人。1893年,孫中山先生親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件《李尚洪章之書》,他提出中國要強盛,必須“急興農,重樹藝”。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提出了華北華中大規模植樹造林的計劃,規劃了農業現代化的前景。1924年,他在廣州演講時強調:“我們懂得了預防水旱災害的根本辦法是營造森林,在全國大規模地營造森林。”此後,在他的許多著作和演講中,他反復強調砍伐森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每年以清明節為植樹節的規定,從此中國就有了植樹節。後來因為清明節太晚,南方不能種樹,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國民政府決定將孫中山先生逝世日期——3月12日定為植樹節。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每年孫中山逝世紀念日——12年3月為中國植樹節,以紀念壹直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中國幅員遼闊,氣候條件差異較大,各地適合種樹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因此,許多省市也規定了自己的植樹節。(中國青年報)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2月,中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19811 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國務院於次年頒布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具體實施辦法。植樹節前後,中國各地都要集中開展植樹造林活動。自1981年65438+2月以來,中國已自願種植超過350億棵樹。中國正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實施重點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草、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區建設和天然林保護等“三北”和六大林業重點工程。到2000年底,全國森林覆蓋率已達16.55%,城市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增加到6.52平方米,全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超過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