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將其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舉措。“十壹五”期間,國家把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下大力氣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在認識、政策、制度、能力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與2005年相比,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下降65438±02.45%和65438±04.29%,超額完成減排任務。隨著汙染治理設施的快速發展,全市汙水處理率從2005年的52%提高到72%,火電脫硫裝機占比從12%提高到82.6%。讓江河湖泊全面休養生息,深化重點流域和區域汙染防治,改善環境質量。國控斷面地表水比例好於ⅲ類,提高到565438±0.9%,全國城市空氣中二氧化硫平均濃度下降26.3%。環境執法監管不斷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成效明顯,生態保護得到有效加強,核與輻射安全可控,全社會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參與度進壹步提高,全面完成“十壹五”環境保護目標和重點任務。
當前,中國環境形勢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環境矛盾突出,壓力繼續加大。壹些重點流域和海域水汙染嚴重,部分地區和城市大氣霧霾突出。許多地區的主要汙染物排放量超過了環境容量。農村環境汙染加劇,出現了重金屬、化學品、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土壤、地下水等汙染。部分地區生態破壞嚴重,生態系統功能退化,生態環境相對脆弱。核與輻射安全風險增加。人民群眾對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突發環境事件居高不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壹。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全球性環境問題的壓力越來越大。環保法制不健全,投入仍然不足,執法力量薄弱,監管能力相對落後。同時,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能源消費總量持續上升,汙染物排放量將持續增加,經濟增長的環境約束日益加強。
情況就是原因。如果可能的話,多了解壹下近幾年政府對相關問題的方針政策,這樣就可以基本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