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籍出版社成立於1980,是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國中醫科學院主辦的國家級出版社,承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古籍規劃出版工作領導小組、中國中醫科學院、國家醫學工程的出版工作。主要出版中醫古籍善本、現代中醫系列叢書、醫學院教材等。中醫古籍出版社主要出版中醫古籍和中醫古籍研究方面的書籍,承擔國家搶救中珍貴的中醫古籍、善本和即將失傳的善本的臨摹和影印任務,還出版中醫理論、臨床學科、中醫方劑學、針灸養生、中醫工具書、中醫教材和醫學科普書籍等方面的著作。
《本草綱目·藥學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撰,1590年出版。* * * 1.9萬字,包含1892種藥物,收集11096個方劑,繪制1160幅精美插圖,分為16個部分,60個類別。它是中國壹種古老的中藥。李時珍在繼承和總結前人本草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通過長期學習和采訪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學習,歷時數十年編撰而成的壹部巨著。該書不僅糾正了過去本草學的壹些錯誤,綜合了大量的科學資料,提出了更加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了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體現了豐富的臨床實踐。這本書也是壹部具有世界影響的自然史書。
《本草綱目》是明代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1518-1593)為糾正古代醫書中的錯誤而編撰的。他用壹生的時間,親身經歷實踐,廣泛搜集和學習,對本草作了全面的總結,歷時29年,歷時30余年。
* * *共52卷,含藥品1892種,其中新藥374種,處方11096張。書中還繪制了1160幅精美插圖,約1.9萬字,分為65438+。這種分類已經轉移到壹個自然進化的系統中。植物的科學分類比瑞典分類學家林奈早200年。每種藥物分為以下幾項:說明(確定名稱)、集中說明(記述產地)、正誤(糾正過去文獻中的錯誤)、治療(炮制方法)、氣味、主治、發明(前三項指分析藥物的作用)、附方(民間流傳的處方集)。
植物藥881種,附錄61種,* * 942種,命名未用植物153種,占全部藥物的58%。李時珍把植物分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大類,草部又分為山草、香草、濕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雜草九大類,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的珍貴遺產。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的系統總結,在訓詁、語言、歷史、地理、植物、動物、礦產、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這本書流傳到17年底,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也為世界自然科學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相關資料被達爾文引用。用它是幾千年來中國藥理的總結。這部藥典,無論從其嚴格的科學分類,還是從其所含藥物的數量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任何壹部古代本草著作。被譽為“東方藥典”,對現代人類科學和醫學影響最大,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的珍貴遺產。
《本草綱目》涵蓋了醫學、藥理學、生物學、礦物學、化學、環境與生物學、遺傳與變異等多個科學領域。在化學史上,它較早地記錄了純金屬、金屬、金屬氯化物和硫化物的壹系列化學反應。同時也記錄了現代化學中應用的壹些操作方法,如蒸餾、結晶、升華、沈澱、幹燥等。李時珍還指出,月球和地球壹樣,是有山川的天體。“都說月亮是鬼,跳舞的是山河的影子。”。《本草綱目》不僅是中國的藥物學名著,也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正如李健源在《本草綱目略》中指出的:“從墳墓到傳說,若有關聯,則不收。雖然妳訂的是醫書,但應該是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