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血緣的關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在古人眼裏,親生子女和養子也是有本質區別的。當時人們認為只有骨肉至親才能對自己和家人有真情,自己的財產只能由親人繼承,但關系再好也起不到半分作用。人是社會屬性的人,也是自然屬性的人。但是,在養育後代這件事上,人與人都有,甚至連大自然的要求都是思維和生活的要求。古人強調要養老,子女老了要養老父母長輩。所以,在壹些人心中,傳宗接代就顯得尤為重要。常說不孝有三種,沒有壹種是最大的。我們不難理解,在中國人眼裏,有後代是多麽重要。隨著發展的需要,國家也開始鼓勵人們進行健康、科學和可發展的計劃生育。這個要求自然是針對大眾的,但不是全部。理想的生育對象當然是年輕、有活力、有前途的年輕人,或者是少部分中年群體。
這不僅會大大提高懷孕兒童的身體素質,還能保證他們的發育和學習。但世上總有例外,這篇文章講的就是這樣壹個老人生育後代的故事。不幸的是,盛海林在將近60歲的時候失去了唯壹的女兒。由於種種原因,她放棄了收養。她沖破壹切障礙,終於在60歲時生下壹對雙胞胎姐妹。
60歲以上仍堅持生育的盛海林。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失獨家庭。這些不幸的中老年人,在即將步入幸福晚年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他們那壹代的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是壹個家庭唯壹的希望,但是對於那些不幸的家庭來說,這唯壹的希望是很難維持的。2009年,盛海林的獨生女婷婷剛剛結完婚,高高興興地隨丈夫回到了丈夫的老家。同年5月5日,他家煤氣泄漏,婷婷中毒身亡。這是壹段短暫而悲壯的婚姻,卻是婷婷父母無法接受的災難。
當時母親盛海林快60歲了,丈夫也老了。唯壹的女兒就這樣去世了。除了悲傷,他們不得不考慮未來的生活。雖然他們已經退休,不需要為生活奔波,但他們的家突然變得空蕩蕩的。想到他們的女兒還在的時候是多麽幸福美好,盛海林突然有了壹個想法,她要再要壹個孩子。起初,夫妻倆決定收養或領養壹個孩子,但都因為各種原因失敗了。在盛海琳心中,她或多或少還是想自己生個孩子,但從她的年齡我們不難看出,這樣的想法並不實際。
60歲的盛海林已經絕經五六年了,無論從安全性還是成功概率來看,都不是很理想的方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想要二胎的想法越來越強烈,身邊的親戚朋友也很懂事的勸她不要輕易嘗試這些危險的行為。畢竟即使她身體好,懂得很多醫學知識,但是沒有科學的計劃和專業的醫療機構的幫助,很難做到這些。但是,盛海林的心思很堅定。她覺得只要有可能就應該嘗試壹下。最後,在多方尋求幫助後,她找到了合肥的壹家生殖中心,那裏有很多權威專家。
它還擁有最專業的設備和醫療設施。由於盛海林本人年輕時就從事醫療工作,所以她獲得這些資源是很正常的。她的堅持也感動了組織裏的工作人員和專家。經過反復確認,她開始了備孕計劃,為她制定了完整的試管嬰兒計劃,但在此之前,她還需要將自己的身體調整到適合懷孕的身體標準。
無論哪種方式,對她這個年齡的人來說都更危險。但是,經過三個月的身體調理,她竟然達到了機構指標。可能是盛海琳體質好,也可能是她太渴望有個孩子,主觀上影響了身體。經過健康檢查,她終於有了這個極其寶貴的嘗試機會。
從5438年6月到2009年10月,盛海林終於等到了她圓夢的壹天。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她的懷孕手術終於進行了。手術中,盛海林被移植了三個懷孕的胚胎。幾個月後,其中壹只死了,另外兩只發育成功。2010年5月25日,距離預產期還有40天左右,盛海林生下壹對雙胞胎女兒,取名知止和惠惠。
60歲的她成為了當時中國年齡最大的產婦,不僅打破了國內紀錄還成功吸引了眾多關註。無論是民眾還是媒體,那段時間對她的關註都太多了,大部分都想知道在這樣的年紀如何生下壹個健康的寶寶,很多像她壹樣失去孩子的家庭對她的經歷更感興趣。但她的回答是勸大部分人這麽大年紀不要輕易嘗試。畢竟他們有豐富的醫學知識,非常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財富基礎。即便如此,我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所以不建議所有失獨家庭都嘗試這種方式。
10年前,60歲喪偶女子不聽勸阻,執意生下雙胞胎。她的現狀如何?然而生了兩個寶寶之後,生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幸福。年紀大了,老公沒有足夠的精力照顧寶寶,只好請月嫂。因為寶寶的出生,拿著養老金的老人不想再像以前那麽有錢了。各種開銷對兩位退休老人來說是很大的壓力。這只是開始。以後孩子上學,教育等費用會更多。如果沒有壹些積蓄,這些東西根本照顧不了。
此後,為了增加收入,已經退休的盛海林不得不舉辦壹些健康講座,增加財務收入,補貼家用。在孩子們精力充沛的那些年,對兩位老人來說是壹種煎熬。他們要工作,回到家還要面對那些瑣碎的事情。沒過多久,丈夫因為中風病倒了,家裏只剩下她壹個人。她需要照顧孩子和丈夫的疾病。這讓本來就很累的盛海林更加難以忍受,但是已經到了這壹步,她又怎麽能放棄呢?
標簽
當有人問她現在感覺如何時,她的回答是很累。如果再給她壹次選擇的機會,她肯定不會這麽輕易去嘗試。不得不說,對於她這樣的老人來說,再次選擇撫養孩子,不僅僅是壹個短期的考驗,而是壹個非常漫長的考驗過程,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