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秋季吃東西後如何正確飲食?

秋季吃東西後如何正確飲食?

秋季飲食養生:

1,玉米當主食:玉米是長壽老人離不開的主食。美國醫學協會做了壹個普查,發現美國的土著印第安人沒有壹個有高血壓和動脈硬化。他們過去常吃老玉米。醫學家發現,老玉米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谷物酒精和維生素E,因此不易患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2、豆腐人見人愛:老年人普遍愛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生活情趣飲食譜》說:“隨處可造,貧富易聚。請廣大素食者咨詢。也可以吃肉。冬月凍者嘗美優。”豆腐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經常吃豆腐有益於健康和智力發展。老年人常吃豆腐,對動脈硬化、骨質疏松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3、每天壹斤牛奶:喝牛奶是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壽星。據說美國有25000名百歲老人,其中80%是女性,飲食習慣壹般是喝牛奶。貝寧,這位100歲的壽星,每天喝兩杯牛奶,有時更多,所以當她100歲的時候,她仍然沒有骨質疏松的跡象。

4、愛吃大白菜:大白菜,普通菜,老人,最愛。老人常說:“吃半年白菜,大夫享清閑。”大白菜含有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胡蘿蔔素、分解致癌物的亞硝胺糖苷酶。從藥用功效上看,大白菜有養胃益腸、解酒通便、降血脂、清熱防癌等七大功效。

5、小米是最好的滋補品:老年人最喜歡小米,視小米為最好的滋補品。體弱多病的老人經常用小米滋補身體。小米益五臟,厚胃,養津液,強筋骨。清代壹位名醫說:“粟是最養人的。煮米粥時的米油比參雞湯好。”可見,長壽老人喜歡吃米飯是有道理的。

6.每天吃壹個雞蛋:每天吃壹個雞蛋已經成為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某著名經濟學家根據營養學的安排,每天在飲食上堅持“三個壹”:“早上吃壹個雞蛋,晚上喝壹杯牛奶,中間吃壹個大蘋果。”他壹日三餐吃素,少吃肉,飲食安排科學,吃得健康。

7.胡蘿蔔:胡蘿蔔也是老年人的最愛。胡蘿蔔富含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研究表明,胡蘿蔔可以提供抵抗心臟病、中風、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所需的各種營養。胡蘿蔔素只有溶於油中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有經驗的老人經常將胡蘿蔔切片或油炸,這樣胡蘿蔔素的保存率可達79%以上。切片與肉壹起燉,胡蘿蔔素保存率高達95%。胡蘿蔔還能促進大腦中的物質交換,增強記憶力。讀書學習前吃壹盤炒胡蘿蔔絲,有利於鞏固記憶。

8.喝粥:每天早上,將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中,沖泡兩分鐘,制成粥。每天,從不停止。

9.偏愛紅薯:吃紅薯是長壽老人的壹大偏愛。據醫學家介紹,紅薯有五大功效:1。它補血補中,營養豐富;2.寬腸通氣,促進排便;3.益氣金聖,增強免疫力;4.含有抗癌物質,可防癌抗癌;5.抗衰老,預防動脈硬化。醫生說,紅薯含有大量的粘蛋白,因此可以防止肝腎結締組織萎縮,增強人體免疫力。還具有清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活性氧誘發癌癥。因為紅薯含有較多的鈣和鎂,可以防治骨質疏松。

第二,秋天放晴是合適的

1.愉悅應該是安靜的。

夏末秋初的早晨,黎明初的空氣清新,可以在郁郁蔥蔥的花園裏散散步,鍛煉身體,去舊迎新。傍晚時分,如果在河邊、湖邊漫步,涼爽的微風會讓人心靜如水,心情愉悅如夢,滌蕩煩悶,夏日的暑氣也隨之消失。

2.心理要安靜

夏末秋初,暑氣蒸灼,氣壓低,人容易悶熱,煩躁困倦。所以,首先要讓自己的思想平靜下來,切忌急躁,因為急躁會生熱,要防止內火,這樣心自然會涼下來。

3.飲食要清淡

炎熱的夏季和初秋的飲食要清淡、松軟、易消化,少用稠、辣的東西。談飲食可以清熱、防暑、斂汗、補食、增進食欲。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既能滿足所需營養,又能預防中暑。主食宜清淡,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等。也可以喝壹些清涼的飲料,比如酸梅湯、菊花茶等。但冷飲要適量,不能偏食寒涼之品,否則會傷陽氣,損害身體健康。還可以吃點醋,既能刺激食欲,又能抑制和殺滅病菌,預防腸道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