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粒漸漸飽滿,還有十多天就要收割了。
收割前十天停止澆水,防止麥蚜和黃疸。
去雜選劣,糧油棉及時套種。
幹旱、風雹災害要提前預防,減少災害。
芝麻、谷子、黍的種子可以接受,但春播棉花就來不及了。
早春時節,莊稼頻繁松土,嚴格鋤行。
蟲害要用棉花處理,適當追肥和澆水。
麥前,快換炕,炕洞會把田邊砸破。
早修農具早打算,不要等麥子熟了才轉身。
果樹打稀治蟲,桑蠶繭及時收。
要采取措施管理好畜禽,懷孕的母畜要苗條。
魚塘日夜有人觀察,防患於未然。
養魚就像種植谷物和棉花。管理得當可以獲得高產。因為小滿節氣是皮膚病的高發期,按照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我們將重點做好風疹的防治工作。《金匱要略:中風歷》說:“邪氣過,身癢嗜疹”。古代醫生很早就知道這種疾病。“風疹”的病因病機不外乎三點:壹是皮膚濕郁,風熱或風寒反復,與濕邪有關,郁於皮膚與皮毛之間;二是由於腸胃積熱,使風邪重感,內不得泄,外不得透,由皮毛與皮膚之間郁結所致;第三,和身體素質有關。吃魚、蝦、蟹等食物過敏導致脾胃不和,是濕熱引起的,是皮膚內郁所致。風疹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起病迅速,皮膚上會突然出現大小不壹的皮疹,或成片或丘疹,此起彼伏,密度不壹,並伴有皮膚異常瘙癢,隨氣候冷熱而減輕或加重。當我們了解了疾病的機制,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和治療。
壹般根據臨床癥狀可分為三種類型:
(1)風熱證表現為紅疹,奇癢,熱則加重,脈浮,為感風熱之邪
(2)風濕證皮疹白色或淡紅色,體重,脈緩,風濕之邪伏於皮膚:
(3)胃腸積熱證表現為紅疹、胃脘痛、便秘或腹瀉,紅脈以風疹為熱,腹痛、便秘為腑痹,胃腸積熱。治療應以祛風除濕、清血熱為原則。
類似皮膚患者的飲食護理應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功能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菱角、黑木耳、蓮藕、胡蘿蔔、番茄、西瓜、山藥、蛇肉、鯽魚等。不要吃高梁味濃的食物,甘、肥、膩,生濕助濕,如動物脂肪、腥魚、酸辣之品,油炸、熏制之物,如生蔥、生蒜、姜、芥末、花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魚、蝦蟹。
小滿時節,萬物繁茂生長最為旺盛,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處於最旺盛的時期,四季二十四節氣中消耗的營養物質最多。所以要及時補充,保護身體內臟不受損傷。這個節氣裏的湯也很重要,比如綠豆芽蛤蜊湯、苦瓜木棉牛肉湯、胡愛山紅豆、西葫蘆、豬月展湯、薺菜、生姜魚頭湯、椒麻面老母雞豬肚湯、西洋參紅棗生魚片湯、雞爪湯等這些湯有清熱養陰、祛濕、暖胃、溫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