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會導致月經推遲?艾葉制成艾條或艾條。通過燃燒,產生近紅外線和熱量,作用於人體的穴位或特定部位,從而實現預防和治療的自然療法。
艾灸的原理壹方面是利用熱量達到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濕的效果,另壹方面是依靠艾草本身的藥性。因為艾草是中醫中少有的可以疏通十二經脈的藥物,古人經過多年的探索,最終決定艾草作為艾灸的主要原料。第三個原則是艾灸不同的穴位,根據身體情況使用不同的艾灸方法。
現代研究還發現,艾灸燃燒產生的熱量是壹種非常有效的物理因子紅外線,適用於身體治療。艾灸時的紅外輻射可以為機體細胞的代謝活動和免疫功能提供必要的能量,也可以為缺乏能量的病理細胞提供激活能量。艾灸施用於穴位時,其近紅外輻射具有較高的穿透能力,能更好地通過經絡系統向病竈發送能量。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艾灸有那麽多療效,難免會有壹些副作用。由於體質和癥狀不同,開始艾灸可能會出現發熱、乏力、口幹、全身不適等反應,或者去不正規、不專業的艾灸治療館,可能會導致月經延遲。
艾灸的作用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艾灸在中醫中越來越受歡迎。艾灸主要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散結、升陽、排毒清熱、防病保健、美容等作用。
第壹,溫經散寒
艾灸是其溫熱刺激的應用,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刺激,達到溫經散寒,加強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的目的。所以艾灸可用於瘀血風寒引起的痹癥、腹瀉等癥,效果非常顯著。
第二,行氣通絡
經絡分布在人體的各個部位,有內臟,也有肌肉、骨骼等外部組織。在壹個正常的身體中,氣血在經絡中循環不息,按順序運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界因素的侵襲,使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不通,就會出現腫痛等癥狀和壹系列功能障礙。此時艾灸某些穴位,可以起到調理氣血、疏通經絡、平衡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癤。
第三,扶陽強身。
凡陽虛嘔吐、泄瀉、肢冷脈弱等危重患者,如用大艾炷灸關元、神闕穴,常可起到扶陽、回陽、救死扶傷的作用,因屬純陽之性,火屬陽,臨床上常用於中風、急性腹痛、嘔吐泄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