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中醫養生補氣有哪些方法?

中醫養生補氣有哪些方法?

俗話說十個女人氣虛很正常,但我們也不能忽視。那又怎樣?跟我壹起來看看吧。

中醫養生補氣的方法

壹、要睡好覺,最好每天晚上十點前入睡。

如果妳在中午之前睡著了,根據經絡註射的觀點,氣會流向銀輝點,這時,壹個陽就會誕生。如果在這個時間之前不入睡,不僅全身的陽氣受損,腎陽也會虧虛。當妳睡得好的時候,腎陽就會逐漸旺盛。

第二,要堅持體育鍛煉。

運動可以激發人體的陽氣。最好的運動是遊泳和徒步旅行,尤其是徒步旅行。可以和三五好友壹天走壹萬米,邊走邊開玩笑,身心愉悅,不累。關鍵是要得到足夠的鍛煉。

第三,放松。

主要方式就是練太極拳或者* * *。只要妳經常實踐這些東西,妳的人生觀就會逐漸改變。

第四,壹些具體的鍛煉方法

自我按摩簡單易行,能滋陰養元,補腎固精。手法治療如下:

1,按檀皮書

脾俞穴位於背部第十壹胸椎棘突下,旁邊有兩根橫指。雙手中指按壓穴位,大拇指貼肋,用力按壓30-50次;或者握緊拳頭,用食指抓住關節突起,摩擦穴位;或者空拳用食指橈面摩擦穴位30-50次,直到有區域熱感為止。

2.按補腎舒。

腎俞穴位於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邊有兩根橫指。雙手拇指同時按壓同側十壹肋端,中指按壓腎俞穴20-30次;然後用指腹斜揉腎俞穴及其周圍部位20-40次,直到感覺發熱為止。

3、重新按摩腰骶部

雙腎俞穴至尾骨端,腰骶部位於左右五橫指至脊柱、腰、肋中線範圍內。手法操作是雙手五指並攏,掌根抵住同側第12肋,同時自上而下對角反復擦拭30-50次,直至下腰發燙。

4.氣海和官源勘探

氣海穴位於肚臍下兩橫指處,腹部正中線上。關元穴位於肚臍下四指,腹部正中線上。將左臂放在右手掌下,掌根分別靠近兩個穴位,逆時針方向揉捏50-100次,以感覺發熱為佳。

5.按揉三陰交

三陰交穴位於足內踝,四橫指正上方,脛骨後緣。拇指按於同側三陰交穴,中指按於小腿外側掛鈴穴,可10-12次;或者對側拇指按壓20-30次。

中醫養生補氣食療

1,益氣健脾,活血補血-糖棗梨園

紅棗、桂圓、荔枝各50g三七5g糖過量。將大棗放入砂鍋中,加入過量水煮沸,小火煮5分鐘,再加入其他東西煮沸,小火煮10分鐘,加入糖拌勻。每天吃超過1次。

2、補氣、健脾和胃——沈藻大米

黨參10g大棗20個糯米250g糖50g。將黨參和大棗浸泡半小時,取出湯汁,將糯米蒸熟備用,將大棗放在上面,再將湯汁用白糖熬制成粘稠的汁,澆在棗米上。當主食吃。

3、補氣通便——馬人板栗糕

火麻仁10g芝麻5g栗子粉50g玉米粉50g。將火麻仁、芝麻搗碎,與栗子粉、玉米粉、過量紅糖拌勻,使面粉水化,蒸成餅。作為小吃。

4、補氣血——黃芪膠粥

黃芪15g阿膠10g粳米30g。將黃芪加水煎煮取汁,將粳米與藥汁壹起煮成粥,將阿膠融化,加入粥中。補氣養血。保暖衣物65438+每天0次。

5、益氣健脾利水消腫——加味黃芪粥

生黃芪和薏苡仁各30克赤小豆15克雞內金9克金桔餅2 30克糯米。將黃芪用水煮20分鐘去渣,然後加入薏苡仁和赤小豆煮30分鐘,最後加入雞內金和糯米煮粥。每日兩次服用1劑量,每次服用後吃1金桔餅。服用2-3個月。猜猜妳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