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說,年輕人新陳代謝旺盛,比老年人需要更多的蛋白質和熱量,而熱量主要來自糖和脂肪。糖主要來源於谷物,所以年輕人要保證足夠的食量,註意粗糧細糧的比例,攝入適量的脂肪,這些都是選擇藥膳進補時要考慮的。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持久的時期。從飲食和健康的角度來說,日常飲食中要特別註意多吃溫熱的食物來補充身體,但由於個人體質的差異,進補也要有針對性。
陽虛的人要補陽:如果手腳冰涼、怕冷、腰酸、性功能低下,要吃具有溫陽散寒功效的食物,熱量最高、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狗肉、狗鞭、羊肉、羊骨、牛鞭、鹿肉、麅子、麻雀肉、海馬、海蝦、肉蓯蓉、鮮姜、幹姜、蔥白等。
陽虛的人要避免吃生冷的東西和各種涼性的水果、冷飲。如鴨子、鴨血、鴨蛋、兔子、蛤蜊、蝸牛、蝸牛、螃蟹、甲魚、香蕉、柚子、橘子、柿子、柿子、無花果、紅薯、冬瓜、生蓮藕、生蘿蔔、絲瓜、紫菜、紅薯、草。
陰虛的人補陰:如果盜汗、午後低燒、兩頰潮紅、手足發熱、婦女多有自制力,應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進補食物,以及富含纖維和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糯米、西米、芝麻、豬肉、鴨肉、蛤蜊、青蛙、蛤蜊、牡蠣、蹄筋、甲魚、鯖魚、魷魚、梨、橘子、橙子、柚子、甘蔗、葡萄、草莓、香蕉、枸杞子、無花果、酸梅湯、蜂蜜。
陰虛的人不宜吃辛辣食物、燥熱食物、油炸食物、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如狗肉、羊肉、麻雀肉、海馬、鍋巴、炒瓜子、炒花生、炒黃豆、佛手、芥末、花椒、胡椒、姜、蒜、砂仁、豆蔻、茴香、丁香、肉桂、薄荷、鎖陽、紅參、煙草、酒等。
氣虛的人要補氣:氣虛的癥狀是運動後出汗,精神疲勞,女性子宮下垂。應選用紅參、紅棗、白術、黃芪、山藥、五味子。
血虛者可補血,血虛癥狀如頭暈、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唇淡、月經量少、色淡等,宜用當歸、熟地、白芍、阿膠、何首烏等治療。
此外,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在溫熱時容易流動,在寒冷時容易停滯。所謂“遇冷則血凝結”,所以在這個節氣裏,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的人往往病情加重,患上“中風”。尤其是老年人,壹定要做好保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