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政黨缺乏基本的人性。但是妳對這些異常現象了解的人越多,妳就越會發現它們為什麽不近人情。很大壹個原因可能是他們從小被忽視,或者是他們自己被深深傷害過。不善良很難善待他人!
李玫瑾教授認為,所有的社會問題都是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是早期的問題。
現在很多人的思想不正常,是因為我們處在社會變革中,人的成長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人員流動大,比如有父母卻不在身邊的留守兒童很多。城裏的孩子可能和父母住在壹起,但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非常有限,甚至很少有時間壹起吃飯。可能我只是晚上和媽媽睡,白天媽媽就不見了,孩子交給老人或者保姆或者幼兒園。這樣父母教育孩子的時間就少了,尤其是最重要的前六年。當這種成長環境被破壞,人性就會混亂,以後再去教育也沒什麽用。
健康的生活需要養生,也需要養心。尤其是人在年輕的時候,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支持。
在幼兒期,孩子其實有壹種像高級動物壹樣的“自然情感”。吃喝拉撒需要照顧者的幫助,人的情緒是在虛假需求和滿足的互動過程中形成的。這個過程首先需要壹個穩定的照顧者,也是壹種身體接觸。如果只是把她放在床上,嘴裏含著壹個瓶子,這樣的人長大後永遠不會和別人親近,因為它和人的身體沒有親切感。小時候,我們總喜歡讓媽媽抱抱我們,因為和人親近會讓我們感到幸福。另外,如果孩子的照顧者總是在變化,他很難有固定的身體記憶。
人性和人的情感是培養出來的。
六歲前的孩子最需要心理支持。
本著對下壹代負責的態度,請在成為父母之前思考以下問題:
1.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成長嗎?
如果夫妻雙方都以事業為重,母親母乳餵養失敗,最好不要孩子。否則,妳的事業會成功,妳的孩子會變成陌生人或害群之馬。孩子壹歲前壹定要自己照顧自己。12歲之前不能讓孩子離開妳。
2.妳有足夠的耐心陪伴孩子嗎?
如果壹對夫妻仍然依賴別人的關心和幫助,不耐煩或不願意做自己的瑣事,最好不要做父母。孩子的依戀在12歲之前壹直存在。妳對他的付出和陪伴很重要,和妳賺多少錢,事業成功與否關系不大。
3.妳了解兒童心理發展的基本知識嗎?如果妳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對學習感興趣。不要做沒有建議的家長。因為只要心理支持不到位,那麽電視網就會教育他。當我們發現孩子的各種問題時,再行動就來不及了。因此,兒童的心理發展是壹個關鍵時期。建議家長閱讀《發展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
在許多講座中,李玫瑾教授提到,人們犯罪不是因為某種刺激,而是因為長期心理問題的積累。比如壹個十三四歲的孩子有問題,基本可以斷定六歲前的教養有問題。二十多歲的男人犯罪,他的問題很可能在18歲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壹個四十多歲的男人有瘋狂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和他的性格有關。所以絕大多數的犯罪都與當事人的心理問題有關。
心理教養對孩子來說極其重要。有了良好的心理教養,孩子以後的生活可能會順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