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通過介紹引導養生

通過介紹引導養生

指導在養生中的應用也有了新的進展。在老子學派和方士中,很少有人主動把指導作為養生的手段。如漢初“欲棄人事,行於赤松,而學避谷,引路,知性”(《史記·留侯世家》);李、、等人用“導氣養性”(《論衡·道虛》);後漢人對“慕宋、喬之導術”(《後漢書·益民傳》)持警惕態度。“導養”之風盛行於東漢、西漢。《後漢書》中提到的很多方士都擅長指導養生。這些人無疑為指導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但他們“指導和培養”的目的是希望長生不老。所以,壹些神秘的東西也被混入了當時流行的指導精神中。

而東漢著名的無神論者、唯物主義思想家桓譚在其《形神新論》中認為,人的壽命是有限度的,長生不老是不存在的,主張不要誇大養生的作用,過分追求長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可能會讓妳掉下來的牙齒復活,讓妳的白發變黑,讓妳的臉變得有光澤,但身體失敗了就會死去。桓譚“養生有功效,但有限度”的觀點符合客觀規律,辯證,對當時社會影響很大。之後另壹位偉大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也是無神論者,對西漢以來社會上流傳的各種神秘主義進行了無情的批判。

1974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畫《貴德圖》,是了解漢代貴德發展的極其珍貴的資料。在導遊圖中,有44個人在做各種各樣的引導。每張圖片都是壹個獨立的介紹,圖片邊上有簡單的文字來表示名字。這張“導遊圖”充分體現了當時導遊技術的多樣性。從導向的作用來看,既用於治病,又用於健身。從肢體動作的形式來看,既有垂直引導,也有踏步引導,還有坐姿引導;不僅有徒手的指導,還有使用器皿的指導,配合呼吸動作的指導,純肢體動作的指導,還有大量模仿動物手勢的指導。今天體操的壹些基本動作也可以在導圖中看到。也可以說,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體操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