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迪心智,平肝息風,強身健體。堅持梳頭不僅能有效預防感冒,還對高血壓、腦動脈硬化、中風、老年癡呆癥等有益。‘痛無道理,通則不痛’。梳頭可以疏通經絡,祛風止痛。對神經性頭痛、血管緊張性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有較好療效。頭發是‘血之外,腎之花’。經常按摩頭部可以促進頭發生長,滋潤頭發。梳頭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加速頭皮新陳代謝,加速頭皮和頭發的供血供氧。如果長期堅持,頭發會很滋潤,很亮。手指微微屈曲,用指尖或指腹從額頭發際線穿過頭部梳向枕頭,重復100次,直到頭部發熱。大概2~3分鐘。
2.保持耳頭不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兩側耳垂,往下拉。拉放1次,做36次。耳垂是耳朵全息穴的頭面部區域,中間是眼穴。拉下耳垂,頭部感覺很舒服,醒腦,明目,提神。對頭痛、頭暈、眼疾、小兒熱性驚厥有壹定療效。還能預防感冒。之後雙手拉耳垂向外畫圈10次。可以刺激大腦皮層,緩解壓力。
3.壹般可以用‘動眼八法’:1。看遠處,數50;把指尖放在鼻尖上,看著食指,數50下。眼睛保持直視,然後輕輕閉上,大約10秒後,再慢慢睜開。2.以手掌勞宮穴為中心搓手,捂眼。3.順時針轉動眼球9次;再逆時針轉動眼睛9次。試著沿著軌道邊緣旋轉。4.俯視和吸氣;仔細看,呼氣。呼吸吸氣壹次,***9次。5.保持頭部不動,試著擡頭吸氣;向前看,呼氣,九次。6.試著用眼睛往下看,吸氣;向前看,呼氣,九次。7.試著用眼睛向右看,吸氣;向前看,呼氣,九次。8.輕輕閉上眼睛,然後突然睜開,保持4秒鐘,看前面選中的目標。然後閉上眼睛6秒鐘。睜眼吸氣,閉眼呼氣,吸氣壹次,9次。
4.敲牙,用上下牙有節奏地互相敲。先敲左磨牙60下;敲門牙60下;再敲右臼齒60下。* * * 360次。輕重交替,有節奏。然後,‘赤龍攪海,洗津勻吞’。即舌頭沿著牙齒和牙齦內外攪動,產生的唾液分階段吞咽。經常敲牙可以補腎固精,健腦固齒。它能增強體質,預防中風和阿爾茨海默病,使牙齒堅固有光澤。中醫認為,唾液在體內轉化為精氣,具有補腦強腎的作用。
現代醫學證明,唾液可以殺死病原微生物,其中的酶類可以幫助消化,有很強的抗癌作用。
5.揉胸將全掌置於左胸心前區,順時針按摩120次;然後逆時針按摩120次。然後用拇指在兩個乳頭連線的中點,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按摩120次。能舒胸理氣,強心活血。對心絞痛、心律不齊、心悸、氣短、氣喘、惡心、頭暈有輔助治療價值。
六個。在腰部的壹小塊區域有三個重要的穴位:命門、腎俞和姚彥。命門在後正中線上,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處,與肚臍在同壹水平線上。1.5寸的側開口是神樹。
腰眼位於第四腰椎下棘突旁3.5寸凹陷處。搓完手,放在腰和眼睛上停壹分鐘;向下搓至尾間長強穴,反復搓36次。以上三點都包含在揉面範圍內。然後,握拳,用拳眼敲腰眼、腎俞72次。人體精華註入背部的腎俞,
腎俞是人體精氣和氣血的集散地,與腎直接相連。刺激腰部和眼睛,腎俞和命門可以壯腰,強腎,消除疲勞。七個。中醫墨府認為,腹部是“五臟的宮城,陰和楊琪和血的起源”。保護腹部可以讓內臟安心;能使運糧正常,保證人體營養供應,調和陰陽,氣血充盈。現代醫學證明,搓腹可以增強胃腸和腹壁肌肉,改善消化功能,減肥。《九轉延年法》中介紹的腹部按摩方法有:用右手掌順時針按摩上腹部120次;然後,順時針按摩肚臍120次;全腹部按摩120次。最後逆時針重復壹遍。
八個。搓腳搓腳底是中醫傳統的保健方法。經常揉腳底可以有效地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人體內分泌平衡,從而達到強身健體、消除疾病的效果。足底中央凹陷湧泉穴正好在足底的‘黃金分割點’,足少陰腎經的起點,稱為‘腎源’。刺激這個穴位有助於恢復和增加活力。以湧泉穴為中心,腳底有許多與其他器官相關的穴位。長期堅持搓腳,能健腦滋腎、安神通絡、活血通絡、扶正固本,對神經衰弱、健忘失眠、頭痛消化不良、便秘、麻木乏力、腳冷及心、肝、脾、膽等臟器疾病有壹定的防治作用。搓腳掌是我國壹種歷史悠久的保健方法,歷代保健學家都高度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