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三伏天艾灸,正是治療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三伏天艾灸,正是治療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艾灸是壹種獨特的中醫療法,壹年四季都可以用,三伏天最合適。7月11日將進入黑夜。中醫講究冬病夏治。三伏天是人體血液循環充分,氣血比平時更加旺盛的時期,因此非常有利於吸收陽氣,滋補身體,鞏固基礎,有利於藥物吸收。今天就帶大家了解壹下有艾灸的前世,以及如何通過艾灸養生!

前世:苦艾

艾草是中醫常用的壹種古老而神奇的藥物。在中國,艾草資源豐富,藥用歷史悠久,與中國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1.分布:全國各地廣泛分布,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南、陜西、甘肅等地均有分布。與周琦(今湖北蘄春縣)合稱“哀哀”。《艾蒿傳》記載:“艾蒿,產於楊珊,利用端午節治療艾灸疾病,貢獻很大。”

2.氣味:這種植物有很濃的香味。

3.最佳采摘時間:端午節。

4.民間用法:

端午節之際,人們把艾草放在家裏或掛在門窗上,可以“聞香避穢”,驅走蚊蟲。

②用艾草沸水沐浴或熏蒸,可消毒止癢。

(3)艾葉也是很好的藥食同源之品,可制成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艾葉糍粑等食譜,以增強人體抗病能力。

5.艾草的性質、味道和功效:

艾草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祛濕散寒,止血安胎,扶正祛邪的作用。

隨著醫療領域的不斷拓展,艾葉的用途會越來越廣泛。

此生:艾灸的現代運用

1.艾灸:是點燃艾炷,使產生的艾熱刺激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刺激經絡氣機,調節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壹種治療方法。

艾灸:壹是持久,二是火熱。重點是利用艾熱的持久刺激,妳要堅持。

2.艾灸的治療作用:艾草持久的溫熱作用和藥用作用。

3.艾灸療法

①艾條灸

臨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點燃艾條,放在穴位或患病部位熏蒸,或在艾絨中加入溫心方想藥物制成艾條。

②麥粒灸:將艾條制成麥粒大小的艾炷,塗活絡油固定,點燃香,讓其自燃。艾灸可以做到2 3度。適用於各種疼痛和意識不清。

③隔姜灸

把生姜切成0.2 0.3厘米厚的片,然後用針紮幾個洞。施灸時,將姜片放在穴位上,放上大號或中號艾炷,點燃。當患者出現局部燒灼感時,短暫提起姜片,或重新換艾條灸。壹般艾灸每次6 9尺,以皮膚局部發紅,不起泡為度。

④隔鹽灸

用純凈幹燥的鹽填滿肚臍,將艾炷放在鹽上點燃。壹般艾灸每次6 9錐。因為這種方法只用於肚臍,所以也叫神闕灸。

4.艾灸的適應癥

①風寒淤血、經絡不通引起的各種疾病,如風寒濕、痛經、閉經、寒疝、腹痛等。

②外感風寒表證、中焦虛寒、嘔吐、腹痛、腹瀉等。

③脾腎陽虛,元氣驟失,如慢性腹瀉、慢性痢疾、遺尿、遺精、陽痿、早泄、虛脫、休克等。

④氣虛,臟腑下垂,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崩漏等。

5.艾灸療法的禁忌

①在饑餓、飽食、大量飲酒、口渴、出汗、情緒過度激動和極度疲勞的情況下,不宜進行艾灸。

②器質性心臟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癥患者不宜艾灸。

③中醫範圍內的實熱或陰虛發熱證,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具體鑒別。

作者:張西元,中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