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減少環境汙染,節約肥料和水資源。
種養結合,可以解決畜禽養殖造成的汙染和畜禽生產中尿液、洗滌水處理難的問題,實現資源化利用。而且糞尿無害化處理技術是種植養殖結合家庭模式的關鍵技術。畜禽產生的糞便流入收集池,經處理後可變成具有壹定肥效的肥料,既可節肥節水,又可減少環境汙染,解決畜禽糞便不能及時處理的問題。
②優化資源配置,形成專業化管理。
因為種養結合的家庭農場是農民自己經營的,他們在生產經營時會根據自己農場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產品,同時在管理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可以促進農業生產向精細化專業化生產發展;同時可以促進標準化生產的推廣和品牌的培育,大大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最後形成了綜合利用土地資源建設產業化生產基地,優化植被資源布局,建立綠色景觀環境,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形成多元化的農民勞動力。
③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
因為家庭農場經營者更註重新技術、新產品,可以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這種生產經營模式可以很好地利用科學技術,並將其轉化為生產力,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推動農業機械化取代手工勞動的進程。因為農民的農場規模比較小,而家庭農場的規模比較大,可以很好地利用農業機械來代替手工勞動,從而減少勞動力,促進機械化農業生產。
(4)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提高農村經濟整體水平。
隨著家庭農場的不斷發展,其經營模式也會發生變化,即從單壹經營模式到多元化經營模式,最後到農業企業,最後要註冊為企業。因此,必須不斷提高農業企業的科學管理水平,運用市場規律等有效方法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增加有賴於農地規模的擴大,因此需要不斷鼓勵家庭農場擴大規模,進壹步提高家庭農場經營者的經濟效益。同時,家庭農場這種經營模式會使人們逐漸拋棄傳統的小農意識,轉變為現代農業意識,從而促進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
⑤促進生態農業持續穩定發展。
種養有機結合,農、林、水、草農田布局合理,增加有機肥投入,有機無機結合,減少無機肥料和農藥的施用。同時,種養業的發展必將帶動和促進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為重點的鄉鎮企業的發展,提高農村經濟的綜合實力,形成種植、養殖、加工壹體化的生態農業經營體系,大大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綜合生產力水平。種養結合,不斷強化改良,不斷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最終實現“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高度統壹,有利於農業的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