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背部按摩可以治療頸椎疼痛的穴位叫什麽?

背部按摩可以治療頸椎疼痛的穴位叫什麽?

(1)要點:分為2組。1,4 ~ 7夾緊脊柱頸;2,啞1 ~ 4,鳳池,天竺,大椎。配穴:神經根型加肩井、肩胛縫、曲流池、合谷、後溪、養老;椎動脈型:夾百會、四神聰、太陽、頭位、三陰交穴、太溪、間行;交感加百會、四神聰、心俞、肝俞、膽俞、太沖;脊髓型加足三裏、太陽、外關、委中、陽陵泉、環跳。啞1 ~ 4的位置:啞1、啞2、啞4位於督脈上,啞1在第2、3頸椎棘突之間(啞門下1寸),啞2在第3、4頸椎棘突之間,啞4在第6、7頸椎棘突之間(大椎上65438)。啞3在啞2旁邊0.5英寸(兩邊)。肩胛骨縫合點位置:肩胛骨內緣壓痛點。(2)選擇1組主穴進行治療,可輪流選擇。在1組中,壹般選取脊柱和頸部的5 ~ 6個穴位,如果頸肩對手腕和手指麻木,可以全部選取;第二組,壹次只選取啞(1 ~ 4)點中的1,其余點選取在1 ~ 2點。根據不同證型,選擇2 ~ 4個穴位。夾脊穴操作:取28 ~ 30 # 1.5 ~ 2寸毫針,以75度角向脊柱方向或以45度角開夾脊穴方向刺入,然後回針5個點,直到針尖有抵抗性為止。采用提插結合小幅度扭轉,促進針感傳導。如果疼的厲害,就緊緊的慢慢的擡,如果四肢麻木發冷,就緊緊的慢慢的擡。壹般用補瀉法。啞點1,2,4都是直點1 ~ 2寸,反復插,不扭。啞3針法同夾脊穴。需要選穴準確。上火後輕輕提插3 ~ 5分鐘或夯針2 ~ 3分鐘。要求啞3針的感覺是上肢電擊,其余穴位要達到四肢電擊。針刺感應由弱到強逐漸獲得,不允許猛刺。如果針感不滿意,可以調整方向。如果還是沒有上面的針感,那就不用勉強了。慢慢把針拿出來,然後按壹會穴位。大椎穴,快速進針,慢速進針至1.5寸深度。進針時針尖略向上,充氣時針尖略向下。然後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針柄,作快速小幅度扭轉,使患者感到酸麻,沿督脈下行,再由上而下有節奏地扭轉針身(即拇指向上,食指向下),運針半分鐘。將針回縮至皮下,然後將針尖指向患側,撚轉1分鐘,使酸麻不離針到達肩臂。風池穴,針向鼻尖約1.5寸,使針感向頭頸部輻射,天柱穴略向脊柱傾斜,向頸部釋放針感為宜。所有的方法都是用來補瀉的。配穴,針刺取氣後也用補瀉法。其中,肩胛骨穴位註射3 ~ 5穴,有局部酸痛為宜;老年人取穴時,手掌面向胸部,針尖向內刺入,針感輻射到肩、肘、腕。以上各點,除無針者外,均保持20分鐘。每天或隔天1次,10 ~ 12次為壹個療程,療程間隔3 ~ 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