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麗人
精彩聆聽:
1.“哼”音對應肺,“哈”音對應脾;
2.平時經常“哼”可以增強肺部的能量,保證空氣沈入腹部;
3.平時經常“哈”,健脾效果很好;
4.大便不利時,試試“哼”和“哈”的力量。
有朋友說,學習經絡養生,壹定要引起我們的興趣,講壹些神奇有力的東西。如果妳想談論魔法,妳必須從魔法書籍中尋找。
其實古代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神奇的書,比如《封神演義》,裏面講了兩個將軍——“哼哈”。
什麽是“兩位將軍”?
哼江的名字是。再大的武將,只要和他做錯馬對峙,鼻子發出“哼”的壹聲,人就從馬上掉下來,沒有任何武器可以砍他。他能從鼻子裏發出“哼”的聲音,發出兩道白光,令人嘆為觀止。
後來,鄭倫保與紂王作戰。當時,紂王派出了另壹位將軍——“哈江”名叫朱恩。他有壹個特殊的功能——壹張嘴,壹個大嘴巴“哈”的壹聲,噴出壹股黃色的氣體,當這股黃色的氣體噴到他臉上的時候,他立刻暈了過去,從馬上摔了下來。
有壹次,鄭倫碰巧不在鎮上,出去運糧食,瓊此刻向他挑戰。當時姜子牙派了很多將官,都是帶著“哈”字被抓的。我該怎麽辦?沒有人能打敗陳奇。恰好運糧官鄭倫回來說:“我必須知道這件事。讓我看看。”。
然後我覺得還是先下手為強,就趕緊先給他“哼”了壹聲。陳奇想了想,然後他痛苦了。我也急忙“哈”了壹聲。與此同時,壹聲哼壹聲哈,壹起響了起來,壹道白光和壹道黃氣壹齊沖了過來,結果那兩個人,壹個臉朝下摔了壹個倒栽蔥。
這是壹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二將軍”後來被神化,放在廟裏。所以妳現在去寺廟,壹進山門,就有兩個人站在那裏。有時壹個在左邊,壹個在右邊,有時把它們放在壹起,互相凝視。有壹個大嘴巴,那就是“哈江”;還有壹個喜歡轉鼻子的,是“哼江”。有時人們把它們貼在門上作為門神。
有什麽用?講壹個童話能講出什麽?其實它告訴了妳壹個武術的秘密——妳的力量在哪裏?為什麽他哼哼的時候能發出白光?推動在哪裏?
白光在中醫裏代表肺的能量。黃色氣體代表脾的能量。所以壹個練肺氣,壹個練脾,兩者能量都很大。
哪些怪點相當於「二將軍」?
說到如何健脾補肺,具體要實施哪個穴位呢?我們也選兩點。
壹個點是“哼江”,是手腕上的太淵穴——肺經的原穴。
還有壹個“哈江”,是脾經的原始穴位,在足內側的踝前壁。這個點叫商丘穴。
“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由於脾與肺的相互作用,這兩個穴位從遠處相互呼應,既能健脾,又能補肺。這兩個穴位也是互相覆蓋功能的。
如何健脾補肺?
太淵穴,雖然是肺經,但也是土穴,剛好經過脾經;至於商丘穴,雖在脾經上,但屬金,通肺。
所以妳擦商丘的時候,同時擦太淵穴,肺脾就會得到補充,既能健脾,又能補肺,效果完美。
那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怎麽用這些東西呢?
有很多朋友排便不舒服無力,有時候握拳也做不到。他們沒有精力,下不去。有人說吃香蕉潤滑,其實這個動力根本不在大腸。光靠潤滑沒用,還得從上面推下去。
肺之力向下沈,脾之運化,二者皆可。所以有的朋友大便不好,妳可以從鼻子裏發出“哼”或者“哈”的壹聲,感覺大便開始了。
這是日常生活中很有用的告訴妳的方式。大便好的話,正常走路時可以“哼”和“哈”,既增強了肺的功能,又鍛煉了脾的功能。
還有壹個就是練丹田精神,有壹種方法叫撞丹田,對增強我們的力量很有幫助。練習的時候,如果能發出“哼”“哈”的聲音,其實就是調動了妳的能量,讓妳全身產生壹種整體的力量,壹種合力。這樣妳在做事情的時候就不會受到傷害,這是對自己的壹種保護。
談到這壹點,壹些朋友說,當妳談到怪力的困惑時,妳會發出“呵呵”的聲音。不要小看這個“呵呵”。下壹節再說“呵呵”的能量,也是很有能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