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對女性的好處,中醫認為,艾葉是壹味溫經、溫中、驅寒除濕的止血藥,最適合血氣郁結的女性,所以艾葉有女性“養生草”之稱。下面分享壹下艾葉對女性的好處。
艾葉對女性的好處1喝艾葉茶治療月經不調。
夏天,是養陽驅寒的季節。對於胃寒的人或者月經不調,腹部手腳冰涼的女性,正是喝艾葉茶的時候。如果女性在生理周期前後或熬夜加班後出現水腫,可以嘗試喝艾葉茶消腫。如果艾葉配生姜、紅糖、大棗,效果更好。
具體做法
將鮮艾葉15g洗凈,加入生姜5片、大棗5枚、紅糖適量,水煎服,治痛經。
或取鮮艾葉15g,白糖20g,煲湯飲用,適用於婦女經期煩躁,小便灼熱,口幹口苦。也可以壹次取幹艾葉3g左右,用開水沖泡,供後人飲用。
宮寒止痛飲艾葉雞蛋湯
艾葉味苦辛,性溫,入脾、肝、腎經,具有調氣血、散寒濕、溫經、止血、安胎的作用。《綱要》記載:“艾葉,溫,寒,除濕。”對於宮寒不規則或因宮寒不孕的女性,艾葉可以暖宮止痛,艾葉與阿膠合用還可以暖宮止血。需要註意的是,陰虛血熱者慎用。
具體做法
先將雞蛋打入碗中,充分攪拌,將姜切碎,然後加入胡椒粉、姜末、油、鹽,混合均勻,然後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油,將混合好的雞蛋倒入鍋中煎成煎蛋,然後切成小塊,加入沸水10分鐘,最後加入艾葉,煮3-5分鐘,調味。如果覺得艾葉太苦,可以加少量糖調味。
產後關節痛,洗艾葉澡。
事實上,產後女性體內的黃體酮急劇下降,全身的激素水平都要經歷壹個再平衡的過程,而激素對關節骨骼的代謝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除了雌激素水平的變化,女性在孕期的體型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會明顯改變脊柱和下肢關節的受力點。分娩後,身體被“減輕”,關節的受力點也要重新調整。這種來回“折騰”,身體虛弱的產婦容易出現關節痛的癥狀。尤其是城市女性,產後的‘自我調節’和恢復能力相對較差,反應會更大。
建議可以通過不會給寶寶帶來任何副作用的外用理療來緩解癥狀。艾葉、生姜、粗鹽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這時候也能大派用場。
艾葉在水中洗澡。
用100g鮮艾葉(幹品50g)和幾片生姜煮半桶水以上,放入溫度適中的熱水箱中洗浴。艾葉具有調理氣血、溫經散寒、祛濕止痛的作用。氣血兩虛的產後婦女易受風寒濕邪侵襲,宜用來燒水洗澡。
生姜搗碎應用
取適量生姜,搗成泥狀,直接敷於關節或相關穴位,用保鮮膜覆蓋,這樣姜泥不會馬上變幹,影響敷用效果。但需要註意的是,姜膏會灼傷皮膚,皮膚細嫩或過敏體質者慎用,以免損傷皮膚。個別有明顯痛點的女性,應采用此法作為輔助治療。
粗鹽袋熱敷法
吃1斤粗鹽,炒香後加入艾葉50 g,然後用紗布包好敷在患處,每天壹次,堅持壹周。鹽可以重復使用。
艾葉對女性的好處2 1。艾葉具有獨特的芳香氣味,能活血補氣虛,對治療女性患者月經不調、宮寒手腳冰涼有壹定療效。另外可以用艾葉配生姜、紅糖、益母草、紫莖澤蘭葉壹起喝,效果會更好。
2、宮寒是很多女性患者都會有的婦科疾病。艾葉清香撲鼻,能溫血溫經,用於暖宮驅寒。對於子宮寒冷或手腳冰涼的不孕婦女,艾葉可以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
3.產後女性患者容易出現氣血兩虛的癥狀,更容易感冒。可以用艾葉煮水服用,也可以洗身服用,能散寒祛濕,通絡通絡,特別適用於產後關節炎、水腫。會有很好的調理效果。
4.艾葉還可以緩解出血等癥狀。如果女性有便血癥狀,也可以用艾葉調理。很多人心裏會有冷痛。平時用壹些艾葉調理也能起到壹定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