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醫學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論文

醫學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論文

醫學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論文

校園文化是學校產生、發展和建設過程中形成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總和。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醫學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論文,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校園文化的特色是校園文化的生命。醫學院校校園文化應堅持從學校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資源優勢,打造具有醫學特色和個性的校園文化。以甘肅醫學院為背景,分析了當前醫學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並對醫學院校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醫學院校;特色校園文化;文化資源

校園文化是學校產生、發展和建設過程中形成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總和。是大學生學習成長的隱形課堂,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精神教育的重要平臺,具有導向、調節、熏陶、教育等文化功能[1]。醫學院校承擔著培養高級醫學人才的重要使命,醫學生畢業後要承擔起拯救生命的神聖職責,這決定了醫學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獨特性。

當前,在日益激烈的高校競爭中,建設獨具特色的優質校園文化是醫學院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重要途徑。因此,如何根據自身特點建設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是壹個值得高度重視的課題。

1.醫學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與困境

近年來,許多醫學院校開始關註和重視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了壹些可喜的成績,但仍存在壹些不足。梳理當前醫學院校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壹,對校園文化的理解有偏差。很多醫學院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卻忽視了校園文化的建設,忽視了校園文化的本質功能和主要作用。這種重物質輕內涵的校園建設模式,必然導致大學文化缺乏魅力和個性文化,往往會使壹些高校失去固有的特色和競爭力[2]。

二是缺乏特色文化。現在高校的校園文化活動層出不窮,但真正有內涵、有意義、高水平、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活動卻少之又少。校園文化活動重形式輕內容的現象更加突出,庸俗化、功利化傾向更加明顯。活動忽略了醫學院校的特色,忽略了校園文化中蘊含的醫學精神,脫離了醫學院校的主流文化,導致校園文化沒有個性和特色。

三是忽視人文教育。在醫學院校的人才培養中,往往過分強調專業教育,而忽視人文教育。20世紀初,梁思成曾在《半人時代》中指出,技術與人文分離的結果是出現了兩種畸形人:只懂技術卻靈魂蒼白的空心人和不懂技術卻大談人文的邊緣人[3]。在當前醫學院校的教育模式下,醫學生的專業素質越來越高,但人文素養嚴重缺失。中國醫師協會醫患關系調查報告顯示,由技術原因引發的醫療糾紛不到20%,其余80%由服務態度、語言溝通、醫德醫風等問題引發。這些問題最終源於醫學人文教育的缺失[4]。所以作為醫學生,光有高超的醫術是不夠的,還要有過硬的人文素質。

2.醫學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2.1以辦學定位和理念引領校園文化建設。

辦學定位和辦學理念是關系到大學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也是大學建設的制度保障和服務目標。因此,醫學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應立足辦學優勢、自身條件,著眼學校未來發展前景,大力挖掘學校內部潛力,不斷明確學校特色。根據這壹特殊要求,確定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同時,學校應完善管理機制,搭建項目管理平臺,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師生良性互動環境,構建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發展的良性雙向互動模式,最終實現醫學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和意義。以甘肅醫學院為例,秉承“德育為先、育人為本、註重能力、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和“立足隴東、面向甘肅、輻射周邊、服務西部”的辦學定位,明確學校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是為西部農村、社區等基層醫療機構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科技應用型人才。圍繞這壹目標,學院制定了護理與檢驗專業建設規劃,將加強專業建設,推進精品課程和精品課程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甘肅輸送大批優秀醫學人才。

2.2以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為核心的校園文化。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大學精神的倡導和踐行。只有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才能創造出健康、高雅、積極、豐富、和諧的校園文化。醫學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堅持以繼承和創新為核心的文化建設,將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融合。壹方面要引導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傳統,另壹方面要大力培育時代精神,幫助醫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真正樹立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的思想,努力成為高素質的醫學人才。

醫學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可以充分發揮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優勢,並與時代精神相融合,構建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如甘肅醫學院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大力挖掘皇甫謐文化資源,成立皇甫謐研究院,加強皇甫謐文化的研究和宣傳,積極弘揚皇甫謐精神,將皇甫謐關心他人、關愛貧困、勇於吃苦、勇於創新的精神品質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師生對地域文化產生親切感和認同感,對師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皇甫謐的文化精神融入校訓、校歌、校徽,成為校園文化的精神內核。正是由於這種優勢資源的整合,大學校園文化既體現了時代精神,又保持了自身獨有的特色。

2.3以學生為中心,創新具有醫學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

特色校園活動是校園文化的主要載體,對高校人文環境的形成和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醫學院校應根據醫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合理安排各種校園文化活動,調動師生積極性,促進校園文化建設。首先,醫學院校特色校園文化活動建設要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科學素養是優秀醫療衛生人才的必備素質。醫學院校應圍繞這壹主題營造開放、多元化的教育環境,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學校每年借助挑戰杯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園科技創新活動。

此外,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活動、科技興趣小組活動和課外學術科技競賽,努力營造濃厚的科研學術氛圍,激發醫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挑戰精神,增強其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形成醫學院校特色文化。其次,活動載體要註重多樣性和創新性,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如今,校園文化活動的載體越來越多樣化。許多高校通過校園網開設網上論壇、網上心理診所、科技交流、藝術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體現自我價值,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豐富多彩的校園網絡活動為校園文化建設開辟了新途徑、增添了新活力、提供了新載體。醫學院校要加強校園活動載體的管理和建設,將傳統校園文化活動與現代信息媒體相結合,不斷創新校園文化活動載體,為師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做大做強特色品牌活動,不斷增強活動的引導力和影響力,營造積極向上、醫學特色突出的校園文化氛圍,有效促進醫學院校特色文化的形成,為國家醫學事業發展輸送優秀人才。

甘肅醫學院加強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充分利用當地優質文化資源,提煉特色校園文化精神。學校以皇甫謐文化和崆峒文化為主題開展各種活動,如舉辦皇甫謐論壇、皇甫謐針灸學術交流會、崆峒養生文化講座等。同時,通過電子屏、校報、校電臺、校園網、周末放映古代醫學經典相關電影等方式,宣傳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努力營造濃厚的醫學人文氛圍,推進醫學校園特色文化建設。

2.4依托地方文化資源,開展特色校園文化建設。

醫學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為了使校園文化建設真正與眾不同、獨具特色,學校必須將校園文化與地方優秀文化相融合。學校要從實際出發,結合自身特點,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找準地域文化與校園文化的連接點,將其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讓學生在當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接受教育,從而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學校要讓校園文化在自身發展中形成品牌,不斷積累文化底蘊,提升辦學軟實力。

為建設特色校園文化,充分挖掘當地豐富的人文資源,甘肅醫學院將皇甫謐文化和崆峒文化作為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寶貴資源。學校將其納入人才培養計劃和專業建設,加強針灸醫學和崆峒養生研究,大力發展針灸特色專業。學校每年還組織學生參觀皇甫謐文化園,組織學生深入崆峒山進行藥物采集和藥物價值研究,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當地文化,將當地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校園文化。

2.5以醫學專業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提高校園文化教育質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發揮力量,成為真正的教育”。[5]醫學院校應通過社會實踐全面提高校園文化教育質量。在社會實踐方面,根據醫學院校實際,結合專業特點,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學生利用假期走進社區,深入農村誌願支教,了解國情民情,認識社會,從實踐中發現自身的不足,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從而激發學習潛能,不斷提升道德人格。甘肅醫學院緊密結合我校專業特點,不斷拓寬實踐渠道。如口腔醫學會、針灸推拿學會的會員經常深入農村,走進社區、養老院、兒童福利院開展義診、送藥,或在校園內為師生開展誌願愛心活動。他們通過社會實踐的錘煉,鍛煉了學生的意誌和毅力,增長了知識和才幹,提高了思想品德和道德境界,最終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醫學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專業院校,不僅要培養學生高超的醫術,更要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特色校園文化對促進醫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醫學院校應積極探索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在深入挖掘和不斷創新校園文化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獨特的校園文化精神,從而更好地實現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參考資料:

[1]夏。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模式建設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

[2]彭勇。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08 (22): 67-68。

[3]李彥諺。醫學人文教育的意義[J].中國實用醫學,2010 (30): 270—271。

[4]李霞。醫學人文精神培養的探索[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12,12 (4): 291-294。

[5]陶行知。教育文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裝土用的草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