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腳的人仍然像有根的樹。樹死先竭根,人老先衰腳。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非常重視足部的鍛煉和保養,利用足浴按摩來防病治病。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人體內臟的功能在腳上有相應的穴位。
足不僅是足陰三經的起點,也是足三陽經的終點。這條經絡的根在腳上的六個穴位,包括腳踝以下的33個穴位和雙腳的66個穴位。經常泡腳可以刺激腳上的太沖、白胤、太溪、湧泉、踝下等穴位,從而達到滋養元氣、強腰強筋、調理臟腑、疏通經絡、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的功效。
另外,中醫認為,泡腳最好在晚上9點,因為這個時候泡腳後,身體的熱量會增加,血管會擴張,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從而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同時,緊張了壹天的神經和勞累了壹天的腎臟,在這個時候泡腳可以得到完全的放松和充分的調整,人會感覺很舒服。
用熱水泡腳也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如果泡腳後做幾分鐘的足底按摩,會更好的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進壹步調理臟腑器官。泡腳後,建議妳停止做其他活動,每隔幾分鐘就睡著壹次,對補腎比較好。值得註意的是,泡腳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15分鐘至20分鐘。水溫不能太高,40℃到50℃為宜。只有腳能承受,才能刺激穴位,治病,養生,強身。
另外,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泡腳,體虛、高血壓、低血壓的人不適合泡腳;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人,如果用太熱的水泡腳,很容易加重病情,因為太燙的水會刺激神經,擴張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增加心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