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歷本新增新年“解鎖功能”
壹進建投書店(國茂店),日歷書籍就被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比如2022故宮日歷、單向日歷系列、10點書日歷2022、日歷2022等,它以壹種審美的方式向人們展示,以壹種安靜的方式宣布2022年即將過去。
建投書店華北文化顧問組組長嚴婷婷發現了今年月歷書的新變化。壹向黑白、風格酷炫的單向日歷,今年有了“顏色”。在其系列產品《貓日歷》中,壹只大黑貓變成了大明星,用柴火做飯,穿著粉色高跟鞋跳舞,還有壹張戴口罩的標誌性照片。這只大黑貓每天都在暖心、治愈的畫面中傳遞著信心和力量,發出“沒有自我懷疑,沒有焦慮,沒有耐心,沒有遠見”等暗示。“這特別適合現在人的心理狀態。”嚴婷婷說。另壹種單向日歷“春分日歷”清新文藝,左欄顯示正序時間,右欄右上角顯示2022年剩余時間,提醒大家每壹天都值得珍惜。
記者在現場看到,今年,湛盧三次攜手大英圖書館,啟動詹魯珍大英圖書館. 2022。日歷中的每壹天都與歷史聯系在壹起。比如6月65438+10月65438+6月,這張圖來自《車手與旅行者》,講述了ACF在6月1905勒芒舉辦的壹場大獎賽的故事。“今年,我們與12位各行各業的專家和英國駐華貿易副代表壹起,從旅遊、文學、建築、藝術、體育、動植物、兒童書籍、時尚、音樂、科技、設計、哲學等12個領域的2億件產品中選出365件。”《湛盧文化、人文與社會科學》主編楊楫說。
特別值得註意的是,今年的日歷本開疆拓土,增加了解鎖功能,即妳要等到大年初壹才能看到和聽到,這讓日歷本的擁有者充滿期待。湛盧鎮大英圖書館。2022每天都印在日期頁的左上角。掃描後可收聽湛盧李甄獨家聲欄了解產品背後的故事,聲欄將於2022年1解鎖。建投書店客戶經理曹政還特意演示了《2022故宮日歷》的ar設計,掃描,名畫中的老虎奔跑,更多AR體驗要到大年初壹才能解鎖。
日歷書不見了,上市也晚了。
雖然今年日歷書不斷問世,但據統計,當當、JD.COM等電商在售的日歷書在50種左右,比去年少了20種。
亞運村圖書大廈今年在售的日歷書只有5種,低於2022年的11,2022年的32種,2022年的40種。值得註意的是,亞運村圖書大廈不僅在售品種減少,銷量也大不如前。以市場強勢品種《2022故宮日歷》為例,亞運村圖書大廈至今已售出8冊,而2022年的銷售記錄超過200冊。
中關村圖書大廈在售的日歷書只有兩種:2022故宮日歷和2022虎年日歷+手冊。目前2022故宮日歷已售出21冊,另壹本日歷本尚未售出。
今年日歷書不僅種類多,而且也是少數,比如2022故宮日歷,壹般比往年上市晚。2022年開始,商務印書館開始出版生肖歷書,紀念120年建館。那壹年,它推出了生肖日歷:2022金雞吉祥,從此,生肖日歷本每年更新。《生肖日歷:2022胡偉星爺》主編鄒桂虎說,往年日歷書都是9月中旬上市,但今年“十壹”才上市,這對於銷售窗口只有幾個月的日歷書來說,無疑增加了銷售難度。因此,商務印書館采取了保守的策略來減少首次印數。單向空間首席運營官透露,日歷本前幾年早就上市了,但是戰線有點長。今年,單向空間特意選擇了夜市。
上市時間推遲是否會影響日歷書的市場銷售還有待觀察,但值得註意的是,為避免日歷書跟風出版、同質化的傾向,有關部門對書號進行調控,書號審批放緩,是日歷書上市時間推遲的根本原因。
從泡沫狀態恢復到理性狀態
變化越來越明顯,但紮根日歷圖書市場多年的出版機構依然信心滿滿。坦率地說,“日歷書的銷售高峰在下個月,我們收到了許多讀者的積極反饋。我們對今年的銷售持樂觀態度。”
談及品種減少,認為這是日歷書市場從泡沫狀態回歸理性狀態,銷量肯定會進入平穩期。在他的印象中,單向歷是2022年初問世的,當時日歷書還很少見,所以很快吸引了同行,日歷書市場火了起來,吸引了很多為做而做的日歷書。
“大浪淘沙之後堅持下來的,幾乎都沒事。”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在他看來,精品的發布不僅有經驗的積累,還有不斷的創新和發展。從去年年底開始,單向日歷的10人團隊壹直在努力。主題、形式、技術如何創新?小單向日歷已經磨合快壹年了,讀者的意見都被采納了。讀者還發現,今年的單向歷壹改往年內斂的風格,不僅註重文字,更註重年輕、活潑、多樣的風格。單向日歷系列產品“二色性日歷”也因其專業性和大膽突破的勇氣,於近日入選第17屆亞太設計年鑒年度設計作品名單。
可喜的是,面對日益理性的日歷圖書市場,壹些傳統出版社已經邁出了勇敢的壹步。教育出版社今年首次推出了日歷書。人教社科學文化中心副主任鄧漢峰介紹,這本日歷書著重回顧讀者對課堂時光的回憶,突出教材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人教社出版的11套教材的經典封面、插圖、章節、正文都將在日歷中呈現。鄧漢風說,比如中國現代作家魯迅死於1936 10+09,這壹天的圖片選自語文課本上的文字“我的舅舅魯迅先生”。宋代詩人辛棄疾寫《西江月夜行黃沙》,描寫夏夜田園風光,配有六月下旬的圖畫。
“做月歷書比做其他書類產品更感性。我們不僅僅著眼於經濟利益,所以我們可以年復壹年地堅持下去。”湛盧文化人文社科處主編楊楫說,月歷書不僅讓妳有儀式感地“翻”壹天,更希望大家反復閱讀,甚至真誠接受。
以上是關於2022年的每日生肖日歷,是關於日歷年份的分享。看了2022年的日歷,希望這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