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導向
首先看這兩個社區的定位。下面用壹句話來解釋兩個社區的定位。
知道:“百度知道”是用戶提出針對性問題,通過積分獎勵機制發動其他用戶解決問題的搜索模式。
知乎:知乎是壹個真正的在線問答社區,氛圍友好理性,連接各行各業的精英。用戶分享彼此的專業知識、經驗和觀點,為中文互聯網持續提供高質量的信息。
因為兩個社區的定位,有壹定的相似性,也有很大的差異。所以社群中的人的劃分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百度知道解決問題的搜索模式,導致問題列表只提供最近十頁的問題,其他問題都需要關鍵詞搜索。這種搜索形式的匹配度和廣度成為了百度知道的優勢。知乎與業內精英對接,分享專業知識和觀點,這就決定了知乎得到的答案比他所了解的更深入,而答案的形式也是更多觀點的列表。贊的功能設計,讓答案排名從高到低。相對於百度,知乎的優勢在於深度。
下面具體結合各自社區功能規則的異同,進行更深入細致的講解。主要包括:話題群形式、社區大V、個人站、線上線下活動、推廣限制等方面的討論。
主題組
類似功能:知乎話題/百度知道問題分類。
知乎話題:知乎話題是問題的主題,在話題標簽下提出不同的問題。在分類上,知乎有著更加鮮明的主題分類層級,以及詳細的主題分類樹。知乎主題樹的缺點是壹個主題可能有多個不同領域的父主題,主題層次有點混亂。目前在知乎影響力最大的領域是互聯網技術領域,開始運營。隨著從邀請用戶到全面開放的轉變,領域逐漸開放。但目前其他領域還沒有深耕。
百度知道問題分類:已知問題分類的樹形結構最清晰,更方便用戶發現問題。缺點是樹形結構分類不夠深入。百度知道發現更多問題的方法在於搜索。
綜合來看,知乎的話題層次最細,最方便找。唯壹的缺點是主題沒有嚴格的樹形結構,普通用戶很難梳理出搜索結構。百度的主要優勢在於搜索方便,匹配度高。
社區大v
知乎大V:有些大V是某個領域的權威,知乎邀請開專欄。另壹部分是回答高質量的答案,獲得更多的好評和關註。知乎V壹般都是邀請和回答的對象。這也為推廣提供了可能,發更多高質量的軟文,獲得更多的好評和關註。人人都有專欄功能,內測兩年沒開。這也讓欄目用戶更加高貴,擁有更高的話語權。目前知乎打造的知乎日報,精華大多來源於欄目內容。知乎的晉升空間更大,更適合晉升。知乎專欄缺點:沒有知乎專欄頻道,只推薦壹些官方或者非官方的專欄,不知道哪些用戶是專欄用戶。
百度知道大V:知道明星(活動評選)和知道專家(申請認證)。知乎明星需要有較高水平才能參與評選,名額有限,很難獲得。了解了專家認證,可以考慮申請企業認證,不需要費用,需要提供資質證書。缺點:保證出勤率。百度知道沒有單個專家的個人主頁入口(只有少數推薦的專家可以點擊主頁進入),所以只能通過問答界面點擊用戶頭像進入百度賬號的個人主頁,並顯示所有的問題和答案。這使得用戶很難到達個人答案的首頁。
綜合來看,知乎不斷發優質答案,互動多,更容易樹立品牌,同時也能偶爾增加外鏈。百度知道專家可以申請企業認證,很容易樹立品牌。但是回答的頻率更高,推廣限制更嚴格。
個人工作站
類似功能:知乎專欄/知乎專家。除了社區個人空間,還有壹個類似博客的功能,方便整理和展示個人需要展示的信息。
知乎專欄:邀請制更專業,更容易樹立自己的品牌。沒有單獨的專欄頻道,除了個人主頁,無法知道誰是專欄用戶。
百度專家:分為個人和企業認證。您可以查看所有字段中的前8名用戶。
整體來看,兩個社區對於個人站的形式和功能都沒有有效的推薦機制。從社區的發展來看,它可能並不想像微博大V那樣運營,從而實現資源的有效平衡。所以在社區推廣中,既要利用好社區站等功能的優勢,又要避免過度依賴。
線上和線下活動
知乎:目前知乎上沒有用戶推廣的活動,軟文回答形式的推廣活動暫時也沒有看到好的形式。廣告文案推廣之前,即使主題比較符合,被其他用戶贊了,還是被刪了。
百度知道:知道活動,包括:我們的名人活動,團隊活動,商城活動,管理員活動。主要是了解官方的活動,知道用戶不能為了推廣而自行開展活動。
晉升限制
知乎:壹般軟文附帶的推廣鏈接都可以通過。知乎打擊廣告答案。目前推廣賬號已經被多次刪除,以至於後來被封號。尤其是新號,很有可能會刪除發布的外鏈。隨著回答問題和被贊的賬號越來越多,通過率也越來越高。
百度知道推廣鏈接限制很嚴,基本很難通過。
綜合來看,兩個社區推廣限制的嚴格程度從高到低依次為:百度知道>;知乎。
通過對上述主要功能的橫向和縱向比較,它們之間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很大差異,各有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