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如何解釋「人隨地,地隨天,天隨道,道隨自然」?

如何解釋「人隨地,地隨天,天隨道,道隨自然」?

“人守法,地守法,天守法,道法自然。”這四句話既是做人做事的法則,也是培養真理、證明真理的法則。這是壹句太難穿越千古的密語,是老子思想的精髓。所謂“法”可以做動詞,意思是模仿、學習。地、天、道、自然怎麽律?從古至今,很多人都有闡述和解釋,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可以說。但是,還沒有人真正從人類生命科學研究和修真實踐等方面進行過分析。淩軒真理定律從修真的角度出發,認為這四句話所闡述的真義是回歸自然的四個階段,直接說明了人如何回歸自然,人與自然如何融合,以高度概括和精辟的語言深刻揭示了修真的規律。這個先天大法的理論體系可以分為“吾母、人之地、人之天、人之道、人之性”五個階段。如果從作品內部來分析,也可以稱之為:“我對母是法,人對地是法,神對天是法,仙對道是法,聖對自然是法。”這更詳細、更準確地解釋了修養的層次和等級的差異,描述了從後天回歸先天,從低級回歸高級的天人合壹的過程。在進入“人向地學習”階段之前,必然有壹個“我向母親學習”的過程。人體是父母的血液形成的後天身體。它從父母那裏獲得先天的真理,全息地繼承了父母系中隱性生理組織結構的遺傳信息。母親十月懷胎後,出生落地,來到人間。通過母乳餵養,完成了從嬰兒、兒童、青少年到年輕人的發展過程。可以說,人體的壹切都是父母給的,生於父母的親情,養於父母。正如孔敬老師所說,“菩提曾有情,其父母曾思人形。人得道,弘治才能升運城。”人出生後,從先天變成了後天。對世界的厭倦,對欲望和妄想的喪失,讓嬰幼兒的先天條件逐漸消失。人到中年之後,與生俱來的道理已經變得不完整。要把人的生命恢復到原始狀態,只有通過修煉,生命質量才能逐漸恢復到母親去世前嬰兒的原始狀態。培養“我教我媽”,要在養心養身方面模仿母性的善良和慈愛。母愛是壹種偉大的美德。我們要像母親關愛孩子壹樣關愛世間眾生,愛萬物,做壹個真正善良、仁慈、有益的人。修行者要繼承父母的恩情,不斷克服人的自私,完成後天主體意識的轉化,在三元回歸、三源重建的場域中完成“法在母中”的過程。同時,在生命和身體方面,修復漏洞後,逐漸完成生命重建,達到母親子宮內的先天幹燥健康狀態。“人法地”是修復真理的第二步。人們怎樣才能模仿地球母親?地球承載壹切,為我們承擔壹切,提供壹切。人類生命的生存依賴於地球。妳所吃的是長在地上的,妳所穿的是生在地上的。妳衣食住行所需要的壹切都來自於地球母親。但是人類回饋給地球的是什麽呢?只是汙水和糞便,死後在上面埋下又臟又臭的爛膿爛骨,破壞汙染她的身體。人們這樣對待地球,地球毫無怨言。它不僅使萬物得以生存,也承擔了萬物的罪惡。人不應該模仿地球無私無所不包的偉大精神嗎?易經中的卦“坤”把大地之大描述為“直”、“方”、“大”。大地永遠走在路上,筆直包容,不改其德。也就是佛教徒所說的“寬厚寬廣的佛”。人類應該以地球為榜樣,向地球母親的勤奮精神學習。地球無時無刻不在運轉。只要每壹分鐘都不動,人類和壹切都完了。人類應該以地球為榜樣,正如《易經》所說,“天道健康,君子自強不息。”天地永遠是活著向前的,所以人們應該遵循它勇往直前的“美德”,像大地母親壹樣曠達,用寬厚的仁慈給人類和萬物以養育生命的生存環境和條件。在大地母親的懷抱中,人類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歷程,大地母親的恩情無邊無際。但是,人類對地球母親不尊重,感受不到地球母親的善良,破壞地球生態平衡,瘋狂掠奪地球資源,殘酷傷害地球生命,相當於挖了地球母親的心。正宗美德,恬靜溫柔,寬廣大度,可以收割五谷,挖掘甘泉,裝載壹切,養育壹群學生,工作無怨無悔。大地母親作出貢獻而不依賴他們,關心壹切而不回報他們,這是壹種偉大的美德。人類巍然屹立,被上天庇佑,被大地母親的光環滋養,壹刻也離不開大地母親的懷抱。所以要以母親的靜德為榜樣,修心養性,心中無妄想,身不動,空想,無為。遵循本真的規律,得到大地母親的真靜本體,修身養性,恢復生命,回歸柔靜之態,完成回歸自然的第二步。地球是壹個龐大的系統,有山,有河,有海裏的壹切,還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結構,南北極的中軸線,地球的核心,這些都對應著人體。因此,要恢復人體的先天本性,就要使體內的生理組織結構效法大地母親,修正經絡系統、經絡系統、軸系,使之與大地母親同質同頻,與軒轅定性系統同頻振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超越地球引力的束縛,像地球母親壹樣,源源不斷地從宇宙中獲取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