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小腿外側,外側踝尖上方5寸,腓骨前緣,為足少陽膽經腧穴、絡脈,不走足厥陰肝經。肝膽為表裏,肝開目,肝膽之脈通目。此穴還治療眼疾,使眼睛恢復光明,故名光明。此穴有調肝膽、祛風明目、清濕熱、通絡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所有眼病(眼痛、夜盲癥、視神經萎縮、近視等)。)、乳房脹痛、膝蓋疼痛、下肢弛緩性麻痹、腘繩肌抽搐(腓腸肌痙攣)、發熱不出汗。
足欲哭,足背外側,足第四趾關節(第四跖趾關節)後方,伸趾肌腱外側凹陷處,為足少陽膽經穴位,此經之氣註入,為失木穴。也是八脈交匯點之壹,通脈。因穴近足,其氣通目,益目而病,目哭出,故名足哭。此穴有平肝熄風、瀉熱明目、聰耳、解除肝膽氣滯、化痰清熱、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祛瘀止痛的作用。其可用於治療胸痛、胸悶、哮喘、頭暈、頭痛、眼角痛、眼睛幹澀、脅肋脹痛、風痛、惡寒發熱、月經不調、小腹脹、乳房膿腫(類似乳腺炎)、淋巴結核(類似頸部淋巴結)、瘧疾。
組合功能
光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和經絡,而不是足厥陰肝經,具有調理肝膽、祛風明目、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的作用;
足近垂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此經之氣所註,為失木之穴,也是八脈交會穴之壹。貫穿脈絡,有平肝熄風、清熱明目、明目聰耳、疏通肝膽、調和氣血、疏通經絡、祛瘀止痛之功效。
這兩個穴位都是膽經的穴位,配合使用可以清肝利膽、松木理氣、消脹止痛。
療法
1.產後乳房腫脹等疾病。
2.經前乳房脹痛,證候為肝郁氣滯。
3.撤奶(斷奶)。
方法學
光明:側臥或坐位,取小腿外側,外側踝尖上方5寸,腓骨前緣處的穴位。從外向內插入0.5 1英寸。
足下哭:雙腳下垂坐在地上,取第4、5跖骨前部和趾長伸肌腱外側凹陷處的穴位。直刺0.3±0.8英寸。
經驗
光——夠哭,確實有清肝利膽、疏肝理氣、消脹止痛的作用。凡肝郁氣滯、乳房脹痛、乳腺增生者,均應選用。也可與鐘山、乳根穴配伍,效果更佳。
另外,近年來,乳腺增生的女性也很多。如果不能堅持針灸治療,也可以服用逍遙丸,每次10g,早晚各1次,連服壹個多月,也有很好的效果。為了配合治療,患者不應受到七情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