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徑大於1.7mm的(1)顆粒洛杉磯磨耗率不應大於30%,硫酸鈉溶液浸泡損失率不應大於6%;
(2)粒徑小於0.5mm的細顆粒的液限應不大於25%,塑性指數應小於6。施工單位應在每個料場取樣檢測洛杉磯磨耗率、硫酸鈉溶液浸泡損失率、液限和塑性指數兩次。
2.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應符合設計要求和下列要求:
(1)級配碎石材料由山石、天然卵石或礫石經破碎、篩分而成。
(2)級配碎石顆粒的不均勻系數Cu不小於15,0.02mm以下顆粒的質量百分比不大於3%,22.4mm以上粗顆粒中表面破碎顆粒的質量百分比不小於30%,且不含粘土等雜質。
在級配碎石生產過程中,施工單位應每班抽樣檢驗1次的粒徑級配、粘土及其它雜質含量、大於22.4mm的粗顆粒中表面破碎的顆粒含量。
3.路基過渡段級配碎石應符合設計要求和下列要求:
路基過渡段級配碎石填料的粒徑、級配和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礫石顆粒中針狀和片狀礫石含量不超過20%;軟質易破碎礫石的含量不得超過10%。
施工單位每班抽檢1次,包括顆粒級配、針狀和片狀礫石含量、軟質和脆性礫石含量。
級配碎石出廠前應進行最大幹密度測試。
施工單位每5000 m檢驗1次,當級配碎石材料發生變化或更換采石場時,應重新檢驗。
擴展數據
分級砂分類
自然級配是指連續礫石。
人工級配為礫石(20mm-40mm):天然砂:水=9.11:4.97:3。
級配碎石墊層應密實穩定,其粒徑級配範圍應符合下表:
以上兩種灰度都是pad灰度。
第壹條規定所有顆粒的直徑不能大於50 mm,為了更好的滿足壓實度,推薦第壹條!
此外,為防止凍脹和濕軟,應註意控制細料的含量和塑性指數小於0.5 mm,用作中濕和濕潤路段瀝青路面的墊層時,應在級配中加入石灰,細料可適當增加。石灰加入量占細料含量的8%-12%。目的是增加墊子的強度和穩定性。
級配碎石有時作為墊層稱為級配碎石墊層,其級配碎石要求粒徑為5-40 mm,其中25-40 mm的含量不小於50%。
參考數據
百度百科-分級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