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類蔬菜需肥特點及施肥技術
(1)生長特性和需肥量
茄果類蔬菜包括西紅柿、茄子和辣椒,它們都是收獲的水果。它們既是喜溫的蔬菜,也是喜肥的蔬菜。其根系發達,肥力強,其中茄子吸肥能力最強,番茄次之,辣椒耐肥能力較低。整個生長期明顯分為營養生長期和營養生長期與生殖生長期平行的時期,即苗期和開花結果期。因此,在栽培管理中應采取相應措施,科學調節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這種K>N>P的蔬菜對鉀的吸收最高,對各種元素的吸收順序為k > n > p
(2)優質高產施肥技術要點
(1)註意苗期養分供應。茄果類蔬菜苗期的養分供應非常重要,因為這類蔬菜的花芽分化處於苗期,幼苗的生長直接影響早熟和產量,甚至影響產品的品質。
幼苗所需的養分主要由苗床土壤和基質提供。育苗用的床土或其他基質應疏松、肥沃、透氣、保水、保肥。壹般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與成熟肥沃的園土混合過篩,並添加適量的磷、鉀肥和氮肥。壹般苗期不用追肥,葉面噴施0.2% ~ 0.3%磷酸二氫鉀或0.2% ~ 0.3%硝酸鉀和尿素即可。
(2)基肥重的茄果類蔬菜生長期長,定植在田間後,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齊頭並進的,即需要在生長枝葉的同時不斷供給養分。因此,在播種前,必須結合整地,施足基肥,保證整個生長期的養分供應。基肥用量約占總施肥量的50% ~ 60%,以腐熟有機肥為主。配施磷鉀肥,每667平方米可施過磷酸鈣25 ~ 30公斤,硫酸鉀或氯化鉀15 ~ 20公斤。對於肥力過薄或苗情較弱的田地,可適當增加可利用的氮肥作為追肥,但以腐熟的人糞便最合適。基肥應充分腐熟,每667平方米4000 ~ 5000公斤,並與土壤充分混合均勻。
(3)分級追肥是壹種分階段收獲的蔬菜。果實開始結果後,對養分的需求不斷增加,盛果期對養分的需求最高。分期換藥可以及時保證供應。壹般追肥應在茄子或第壹穗果坐果後開始,結合采收,每15天追肥3 ~ 5次,盛果期再追肥壹次,防止早衰。
瓜類蔬菜需肥特點及施肥技術
(1)生長特性和需肥量
葫蘆科蔬菜包括黃瓜、南瓜、冬瓜、葫蘆、絲瓜、甜瓜、西瓜、苦瓜等以收獲幼瓜或老瓜為產品器官的葫蘆科蔬菜。
每65,438+0,000 kg瓜果對氮、磷、鉀的吸收量:黃瓜吸收N 2.8 ~ 3.2kg,p2o 5 50.8 ~ 65,438+0.3 kg,K2O 3.6 ~ 4.4kg;冬瓜吸收N1.3 ~ 2.8kg,P2O50.6 ~ 1.2kg,K2O1.5 ~ 3.0kg..
(2)優質高產施肥技術要點
①苗期適當的養分供應,苗期短,但花分化仍在苗期。因此,苗期養分供應對幼苗生長、花芽分化、成熟度和產量都有影響。要選擇肥沃疏松的園土,摻入腐熟糞肥和少量磷鉀肥作為苗床土進行育苗,以利於培育壯苗。
(2)根據不同瓜類作物的需肥特點,重基肥重追肥的瓜類作物生育期長,即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齊頭並進,多為成熟後連續或壹次性收獲的作物,但不同瓜類作物的結果習性和需肥特點有明顯差異。所以基肥和追肥的使用要區別對待。比如黃瓜、苦瓜、絲瓜等。果型小,結果早,瓜數多,在產量構成上屬於嫩果型瓜。壹般當營養器官長到壹定大小後,就進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的階段,持續時間長,不斷地結雌花,不斷地結果,不斷地收獲,需要不斷地供給養分。而黃瓜根系較淺,吸肥能力弱,不耐高濃度土壤溶液環境,喜硝態氮肥。所以黃瓜的施肥原則是基肥和追肥並重,即在基肥施用充足的基礎上,結合收獲,多次追肥,少食多餐。
葉菜需肥特點:葉菜種類繁多,產品器官以營養體為主,主要有葉莖較嫩的大白菜、芹菜、菠菜、生菜、萵苣,葉球較嫩的白菜、大白菜、生菜。在這些蔬菜中,小葉類蔬菜在整個生長期最需要氮素;大型葉菜也需要更多的氮素,但在生長高峰期,要多施鉀肥,適當施磷肥。如果全期氮肥不足,植株矮小,組織堅硬,產量低,品質差。要科學施肥,首先要了解各種蔬菜的元素吸收情況,然後減去土壤中各種營養元素的含量。然後根據不同肥料的利用系數,施肥量大於蔬菜的養分吸收量,氮是1 ~ 3倍,磷是2 ~ 6倍,鉀是1.5倍。應註意有機肥的施用。壹般要求每667平方米大棚每年施有機肥5噸以上,並註意施用微量元素、稀土肥料和生物菌肥,少施揮發性肥料,不施未熟有機肥和有副作用的含氯肥料,否則不僅容易導致土壤退化,還會造成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