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養生操有嚴格的要求,無論是動的還是靜的。從頭部看,下頜微閉,舌頭輕輕閉上,舌頭在上顎,眼睛還在看裏面,耳朵在聽身體的心跳,註意呼吸等等。上至頸椎、肩部、肘部、手腕、手掌、手指、胸腹、背部、臀部、膝蓋、腳,都有具體要求。
?而健美操就沒那麽嚴格了。還可以,要求也不高。
心理方法的區別:
養生運動的心理方法是養生運動過程的核心。所謂心法,就是思維的方法,在道家和佛家的修煉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心法來達到預期的目標。比如:思考、觀想、念誦、計息等等。其目的大多是為了得心,不妄念,不散亂,達到聚精會神的效果,找回散亂的心。
壹般來說,健美操沒有心法。很隨意,壹邊運動壹邊說話,眼睛還睜得大大的。道家說是沒有心法的表現。
呼吸的區別:
道家養生修煉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呼吸,呼吸,要求必須是用鼻呼吸,亮滅緩進,深、細、勻、長。而且都是順勢呼吸,很少逆勢使用。偶爾會用壹段時間,因為反向呼吸會導致胸內氣滯,胸悶。
健美操對呼吸沒有特殊要求。可以用鼻子和嘴巴呼吸,有時會氣喘籲籲。
靜態工作:
靜功是道家修煉過程中的熔爐,養生指導是鍛造。壹塊生鐵,壹塊鐵礦石,不管怎麽燒,不拿出來鍛造,永遠是鐵水。另壹方面,壹塊鐵,不管它有多好,也不會變成鋼,更不用說金鋼。
體操沒有靜態練習。大家都是瞎動,不會休息,不會運動。這也是養生操和健美操、體操最大的區別。這也是道家養生術和體操最大的區別。
消耗和補給的區別:
在道家養生的過程中,修煉超過了消耗。養生實踐,無論是主動的還是靜態的,都有閉眼的或含蓄的。主動練習動作要慢,要慢,要松,要輕,不要喘氣,不要出汗,不要出汗。放松調理需要的體力和精力很少,補充的能量大大增加。這就是為什麽養生練習後會神清氣爽,反而更放松,更舒服,更有精神。
?有氧運動,其他種類的運動,如爬山、遊泳、球類運動、體操等。,都在消耗體力和精力。沒有補充,越劇烈的運動消耗越大,這也是為什麽運動時間越長,越努力,身體就會越差的根本原因。
鎮元子~吳休
己亥年乙亥月庚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