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中國最早的“竹雕”作品是什麽時候出現的?

中國最早的“竹雕”作品是什麽時候出現的?

它是百雕的始祖,始於六朝,但歷史遠比六朝久遠。根據商周以前的文獻記載,中國竹刻的歷史甚至早於殷商時期的甲骨文。考古界綜合考證得出結論,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國家。說起雕琢,要從筆、墨、紙、硯發明之前說起。人類最初是用打結的繩子或者用自然界的有色礦物畫在巖壁上來記錄事物的,但同時人類也掌握了很多工具的使用,比如敲打、打磨石器,使用木棍、竹簽等自然界中長度或硬度占優勢,可以靈活使用的東西。

竹雕或者骨雕的場景可能是這樣的。晚上,部落編年史員像往常壹樣打算用礦物顏料在巖壁上記錄壹天的工作時,發現礦物顏料已經用完了,於是開始用石刀、石斧等工具在巖壁上寫筆記,但巖壁的硬度和手中的石刀、石斧差不多,無法順利地在巖壁上記錄下第二天的事跡。就在他著急的時候,手裏光滑的竹簽掉了。不經意間,他發現竹簽光滑的表面上有許多摩擦的痕跡,於是他用手中的石器在竹簽上用力壹劃,在柔軟的竹簽上劃了壹道劃痕。

明代竹刻蓮花香筒

筆記者發現,用石器在竹子上寫筆記要比在巖壁上容易得多,竹簽比用巖壁攜帶和取料也容易得多,所以竹刻上的骨雕與此類似,但與骨雕相比,竹刻難以保存,所以在後來的考古發掘中很難同時看到竹刻和甲骨文。但用竹記筆記的方式持續了很長時間,到了漢代以後紙的發明和普及之後,竹記筆記的功能才逐漸淡化。

明代竹雕和竹枝筆筒

在歷史發展演變的過程中,雖然竹簡音符的方式已經被淘汰,但竹子雕刻的藝術品卻迎來了春天。此後,竹子以水板、竹扇、竹盒和官員持有的竹雕等形式繼續生存。據漢代戴勝《禮儀玉藻》記載,朝臣在朝會上手持的水板(又稱手板)有壹部分是用竹片制成的。“凡君前有指畫,書於水中寫,皇帝用球玉,諸侯用象牙,大夫用魚、文竹、竹、木象。”後來竹刻開始大量出現,如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龍漆雕花竹勺。

明代竹雕盤松杯

遲至晉代,出現了竹筆筒。據史料記載,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的筆筒是用竹子雕刻而成的。唐代以後,竹刻逐漸為文人所熟悉,開始受到追捧,然後到了明清時期,竹刻、竹刻盛行。他們的雕刻技藝遠超前代,精湛的工藝成為皇室和政府官員地位的象征。壹些著名的竹刻甚至到了壹錢難求的地步。正因為如此,竹雕才成為中國和中國美術史上的壹大門類,其文化內容仍然需要現代文化學者去研究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