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上洗澡盡量不要太晚。
早上洗澡,不要用冷水。因為早晨太陽升起,也是人體陽氣升起的時候。壹旦妳用冷水洗澡,就會傷害陽氣。晚上洗澡應該不會太晚,因為晚上陽氣在五臟六腑,體表缺乏保護。這時洗澡會使濕氣容易進入體內,造成身體濕漉漉的。
有人擔心白天工作強度大到晚上連澡都洗不了。其實沒必要擔心。晚上洗澡僅限九點,只要盡量在九點前洗。
2、夏天25℃洗澡最合適。
冬天用40℃左右的水,夏天用25℃左右的水比較合理。過熱的水會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使毛細血管擴張,加速皮膚的幹燥和老化。
還有壹種說法是,用冷水洗澡對妳的皮膚和身體都有好處,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3.洗澡頻率因人而異。
身體每天都有新陳代謝,所以理論上可以每天洗澡。但是每個人的皮膚狀況不壹樣,要看情況。
最好的辦法是根據自己的感覺來判斷。比如壹天洗壹次澡後,覺得又幹又癢,就要減少洗澡次數。
4、淋浴時間15分鐘比較合理。
什麽時候洗澡,科學上沒有具體規定。壹般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但壹般情況下,洗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暈厥。壹般情況下,淋浴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比較合理,而洗澡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
5、先洗臉,再洗身體,再洗頭。
洗澡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毛孔會逐漸張開。如果最後洗了臉,壹天積累的臟東西就會趁機鉆進妳的臉,痘痘就可能找上妳。最後,洗頭,因為這樣可以讓頭發在蒸汽中得到很好的滋潤。
什麽時候不能洗澡?
1,睡前不宜洗澡。
很多人習慣洗完熱水澡後馬上睡覺。其實這是壹個不正確的習慣。睡前2小時洗澡最好。睡眠往往在體溫下降後到來。熱水澡會提高體溫,延緩大腦釋放“睡眠激素”。如果某天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後用濕毛巾冷敷額頭5分鐘,讓體溫降到正常水平,盡快入睡。
2.酒後洗澡是不可取的
酒精會抑制肝功能,阻礙糖原的釋放。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加。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出現頭暈目眩、全身無力,嚴重時甚至低血糖昏迷。
此外,由於人體在洗澡時會出汗,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較高,熱水促進血液循環,使血管擴張,脈搏跳動加快,往往會導致血壓下降,血液粘度增加,使身體難以適應,從而引發心臟病或中風。
3.飽餐後不宜洗澡。
飽餐後洗澡,全身皮膚表面的血管受熱水刺激而擴張,更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內的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暈倒。最好在飯後壹兩個小時洗澡,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洗澡時間。比如體質弱的老人,可以選擇在中午陽光最強的時候洗澡,這樣可以達到互補的效果,不容易生病。
4.分娩後不宜立即洗澡。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都應該在洗澡前休息壹下,否則容易導致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甚至昏厥。
5.按摩前後壹小時不要洗澡。
按摩不僅能消除疲勞,緩解緊張,還能舒筋活絡,提神醒腦。但是很多經常按摩的朋友都忽略了壹個問題,那就是按摩前洗澡還是按摩後洗澡?
喜歡按摩前洗澡的人認為按摩後立即休息方便快捷;按摩後立即洗澡的人認為這樣更安全、更健康。其實這兩種方法都不可取,因為不管妳是做精油按摩還是香薰SPA,按摩師用的都是滋補或者導瀉,按摩前後壹個小時不能洗澡。
當人們洗澡時,熱水淋浴在皮膚上會加速體表的血液循環,導致體表充血。按摩是壹種作用於人體體表外側的“做功”運動,還能導致人體皮膚充血,加速血液循環。因此,壹旦在洗澡後立即進行按摩,身體的胃和大腦會由於洗澡和按摩的雙重作用而相對缺氧,容易虛脫或暈厥。
同樣,人在按摩時,氣血會在短時間內充滿體表,也會使全身器官相對缺血缺氧,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適,甚至暈厥。另外,人按摩時,氣血匯聚於體表,毛孔張開。他們脫了衣服馬上洗澡,非常容易著涼感冒。因此,按摩結束後,應在溫暖舒適的環境中稍作休息(1-2小時),讓身體恢復正常狀態,再進行其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