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靜宮
任靜宮,內宮六宮之壹。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先稱長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改名任靜宮。清代沿用明朝舊名,順治十二年(1655)、道光十五年(1835)、光緒十六年(1890)重修。
城前宮
內宮六宮之壹的成幹宮。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修建,有兩個院落,正門朝南,還有著名的成幹門。前院正殿為成幹宮,面闊五間,黃琉璃瓦倚山頂,檐下置五獸,檐下單翹單翹五步鬥,內外檐上有龍鳳、印章彩畫。在開敞的房間開門,第二層和頂層之間的檻墻和檻窗,有四朵菱花的門窗交叉。
中萃宮
內宮六宮之壹的鐘翠宮。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是皇太子的住所,後稱中萃宮。清代沿用明朝舊名,順治十二年(1655)重修,後於道光十壹年(1831)、同治十三年(1874)、光緒十六年(1890)、光緒二十三年(2008)重修。晚清時,宮門上加掛花門和遊廊。
景陽宮
景陽宮,內廷六宮之壹。位於中萃宮東側,嘉靖十四年(1535)更名為景陽宮。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修。在明朝,這裏是嬪妃居住的地方。到了清代,這裏被改建為收藏和存放書籍的地方。宮內為第二進院,正門朝南,名景陽門,前院正殿為景陽宮,寬三間,黃琉璃瓦頂,區別於東六宮其他五宮。
雍和宮
雍和宮,內廷六宮之壹。位於成幹宮以東,景陽宮以南。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初名永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更是名聞遐邇。康熙二十五年(1686),乾隆三十年(1765),光緒十六年(1890)重修。明代是嬪妃居住,清代是後妃居住。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東西方六宮